从第一期到一百期,我们走过了十八年。
每一次阔步前行,都应当回首走过的路。
在院报一百期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有些话想要对大家说
一,心若有所想,即当付实践
院报创办之初,大家内心也有很多彷徨,一共这几个人,没有一个专业人员,大家日常工作都很忙,做这件事有用吗?有能力做好吗?当时的发起人陈雅萍书记认为,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好不好,干了就知道。18年过去,院报从稚嫩到成长,记录了历史,传播了文化,发现了人才,让现在的我们,由衷感谢当时的创刊团队。我们也从中受到启发:对抗焦虑和犹豫的最好方式,就是敢于走出第一步,并且继续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时代不会辜负那些心怀“大我”、全力以赴的人。
二、读者依然在,用心最关键
在读屏时代,正规出版的报纸好像都没有人看,这种内部刊物还有意义吗?这也是我们经常思考并时常犹豫的问题。但是,每一期院报发出后,我们多多少少还是能够收到读者的反馈。有的说:嗯,看到你们院报知道了某某事情”。有的说:“哎,你们医院某某挺好的”。还有的是来纠错,“你们报纸上好像有个字写错了啊”
每当收到这些反馈,我们都是欣喜的,哪怕是面对纠错。因为这说明,至少这份报纸还有人在看,而且是非常仔细的看。这提醒我们,要去想一想问一问,我们的读者关心什么?我们的患者,能否从中得到医疗技术的信息?我们的退休员工,能否从中了解医院的大事要事?我们的在职员工,能否从中感受到医院的关怀和活泼的文化?众声喧哗之中,读者拥有大量的信息,但我们内部刊物独特的受众仍然需要我们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我们要想办法为他们提供高品质的内容供给。
三、文风如作风,紧跟时代走
语言文字的背后就是一个人的作风。在注意力十分宝贵的当前,没有人愿意浪费时间看空洞无物的文字。因此,如何改进文风、创新话语表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张考卷,也是检验能力作风的一把标尺。我们应在改进文风上努力探索,在科普文章方面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将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转化为形象幽默的语言;在要闻报道方面要简明扼要、清晰规范,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做到不绕弯子、不卖关子。好学能文的学风、清新朴实的文风、求真务实的作风,是我们应有的追求。
四、激发内驱力,点燃新引擎
我们的坚持,源自读者的关注。每当收至,读者的反馈,心中的成就感就油然而生。我的坚持,亦源自记录医院发展,传递医院文的心愿。每次总结回望,从一份份散发墨香,报纸中看到成长,价值感随之而来。
一百期不易,我们即将开始新的坚持,迫切需要我们激发内驱力,点燃新引擎内驱力是干好一切工作的源动力,有了它才有责任和担当,才有敬业和奉献。希望我们每一位编辑人员,都认真思考我们的内驱力在哪里。大家要始终相信,优质的内容、流畅的语言、赤诚的情怀,永远会被需要。
一百期,大家的陪伴是它前行的最大动力。那些由衷的赞许会让它受到鼓舞,那些真诚的批评会让它努力改进。因此,恳请广大员工继续给予它支持。您可以直接参与它给我们支持:介绍新的技术和成功经验,分享身边的典型事迹,说说你的学习体会和生活感想;您还可以作为读者给我们支持:看完之后可以传递给其他人看看,有建议及时告诉我们。
我们期待: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全力以赴,在每个喜悦安康的日常中与您相逢,每单月18日,请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