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校师生员工以对学校、对单位、对师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学校党委、行政的要求,克服困难,率先垂范,带头坚守在工作岗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事业发展,取得积极的工作成效。
一是任务重。从地理位置来说,河北的地理位置对于疫情防控重要性的要求不言而喻。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任务非常繁重。表现为“三多”:人数多,学生3万余人、教职工5000余人。地块多,除主校区外,还有4个附属单位、1个独立学院、2个幼儿园、7个家属院,还有北京的资产管理中心,哪一个区域都不能出现问题。关注多,河北师范大学的地理位置和学科性质,决定了每每遇到突发事件,或者大的活动,都会比省内其他高校受到更多的关注,这次也是一样。并且此次我校还有409名藏族学生、90多名外国留学生留在校内,更是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是行动快。我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无论是整体,还是各个领域的工作,都是比较快的。接上级疫情防控通知后,我校第一时间,也就是1月21日就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了相关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部署推进。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校团委、人事处、学生处、老干部处、研究生院、安全工作处、后勤集团、校医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附属民族学院等单位迅速开展工作,制定各种方案、严格校园管理、开展宣传教育、有效联系师生、登统上报信息、储备防控物资、进行消毒消杀等方面的工作马上展开。各学院、各单位按照学校的要求,第一时间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迅速开展联系师生、宣传教育、信息统计等相关工作。春节期间,许多单位的许多同志放弃休息,迅速摸清情况、制定各种方案,为整个防控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严管理。从现在来看,国内防控工作整体形势向好,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全国上下严格落实防控要求。我校也是如此。学校严格落实上级防控的各项措施,主要有:严格校园管理,安全工作处和汇华学院、4个附属单位严格落实教育部“六个一律”的要求,资产公司严格对商户的管理,对校园严防死守;严格消毒消杀,后勤集团、校医院等部门对公共区域严格消毒消杀,每日两次进行消毒;严格社区防控,各个家属院严格落实社区防控工作要求;严格包联责任,建立了包联制度,形成了各年级、各单位、校医院、防控办四位一体的疫情排查上报联动机制;严格晨午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严格值班值守,建立校领导、总值班、防控办公室值班、学院部门值班协调联动机制。各学院、各单位坚持严字当头,全校师生严格执行学校的管理规定和国家的防控要求,返石人员自动隔离,全体师生自觉居家。
四是重关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学校和各单位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通过多种方式宣传防控知识、联系师生,把学校的关心传递给师生。党委书记、校长两次向全校师生致信,通报情况,表达关心。特别是2月16日在原定开学报到日子发出的“师大家书”,在广大学子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学工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老干部处、校医院等多部门也分别以各种方式致信师生和离退休老同志,表达关心和问候。学校媒体和各学院新媒体开足马力,以多种方式开展宣传,传递学校动态,营造良好氛围。学生工作队伍每天联系学生,掌握情况,及时有效开展心理咨询。学校出资320万元为每位学生发放100元流量补贴,为177名湖北籍学生每人发放700元的补助,为困难教职工发放补助。附属民族学院为留校的409名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为留学生集中采购生活物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留在校内的9名本科生也得到了全面的照顾。学工部、研工部等部门通过举办“空中双选会”“线上论文指导”等方式,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困难。顶岗办精心组织顶岗实习。法制办发出了法律提示,开展在线法制宣传和服务。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推出了一系列的方便师生的措施,让师生不到校也能享受到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
五是广参与。这次疫情防控,充分彰显了党员干部、广大师生的爱校情感和责任担当,广大师生自发参与进来,以各种方式为抗疫贡献力量。学校基金会发起捐助项目后,师生校友踊跃捐款,仅1天时间就募集善款35万元;广大校友还通过多种方式捐助物资、提供帮助。音乐学院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创排《2020中国英雄》《逆行者》《加油中国》等系列歌曲,以及舞蹈《战疫》;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开展主题艺术作品创作(创作作品200余幅),制作抗疫系列动画;体育学院师生开展居家健身指导,针对学生上网课的特点,创排“课间操”;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开展公益广告设计、剪辑抗疫视频;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师生为在线教学提供义务支持,创排歌曲《牵挂》;文学院师生用诗歌、剪纸作品支持战疫;教师教育学院老师为中小学生提供书法指导;教育学院积极开展心理咨询,等等。一些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手语社演绎《武汉伢》,致敬逆行者;学校新媒体学生团队和各单位新媒体运营人员积极创作表情包、漫画等宣传作品,凝聚抗疫力量;外国留学生、外籍教师通过视频、发表文章等多种方式在国外媒体积极发声,国别研究中心的老师在印尼、巴西、巴基斯坦等主流媒体发表文章,介绍中国情况,助推国际合作。
六是两手抓。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学校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事业发展,并将两者有机统一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工作,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提前谋划,搭建平台,开展培训,鼓励教师以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教学。目前,我校共开设2068门次线上课程,运行良好。广大教师为做好线上教学,下了不少功夫,确保了教学效果。更为可喜的是,通过线上教学,我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有了普遍提高,这也是我校教学工作的一大进步。在抓好线上教学的同时,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单位创新方式,积极上好“疫情防控”这堂思政大课,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疫情防控期间,学校还对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办会同各单位努力推进,目前OA系统建设、数据整理、数据中心、校园重点区域无线覆盖等重点工作顺利推进,财务、国资、校园安全、后勤等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成果。发展规划处积极协调各部门、各学院围绕本学期和年度工作任务,细化举措,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七是反响好。上级领导对我校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有力指导。一段时间以来,副省长夏延军、省教育厅厅长杨勇、副厅长韩俊兰、侯建国,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海生、省纪委二室主任朱会占、省纪委驻教育厅纪检组长张庆文、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王立忠、副主任叶长青等领导先后莅临我校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对我校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两手抓给予了充分肯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我校的许多工作、以及师生的抗疫作品也频频见诸于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以及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长城网等国家和省市媒体,教育厅工作简报10余次刊登我校的做法。在我校新媒体的评论区,学生、家长和校友对我校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