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北师范大学 - 《河北师大报》

紧密结合专业 搭建学生发展成才平台

作者:姚宏伟  音乐学院团委书记    
2010-04-25     浏览(271)     (0)

音乐学院团委在学院党委和校团委的领导下,以“思想引领青年,活跃校园文化,服务青年学生发展成才”为宗旨,积极探索学生活动的新模式、新载体,注重思想引领、艺术实践和就业创业,逐渐形成了具有“寓教于演,以演促教”的工作新局面。该团委组织了多项学生活动,包括思想政治、文艺演出、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音乐学院的毕业生表现优异,备受用人单位欢迎。


  近年来,音乐学院团委在校团委、院党委的领导下,紧密结合学院专业特点,以“思想引领青年,活跃校园文化,服务青年学生发展成才”为宗旨,充分依托学院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学生活动的新模式、新载体,使学院共青团工作“跟得紧、沉得下、搞得活”,逐渐形成了具有“寓教于演,以演促教”的工作新局面。


一、发挥共青团思想引领青年的优势,做好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配合学校团委,积极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广泛开展“人生导航工程”、“网络团建工程”、“成长导师团工程”,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青年的思想和行为。在建党 85周年之际,举办了“永远跟党走”大型主题音乐会、《以和平的名义》大型诗歌朗诵音乐会,承办了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组歌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每年七一前夕,还组织部分团员到平山西柏坡纪念馆参观学习。
  2、认真开展“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党团共建”活动。通过“团学干部成才训练营”,加强团委学生会干部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为每一位团干部和学生会干部建立个人工作档案,强化学生干部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学院团委还先后制订和完善了《音乐学院基层团支部考核办法》、《音乐学院学生干部年终考核实施细则》、《音乐学院基层团支部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
  3、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文明素养。学院团委每年都组织“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月”、“阳光体育活动月”等主题教育月活动。从2005年开始,以“争做文明大学生,修身活动我先行”为口号,开展了“文明修身活动月”系列活动。坚持开展“六早”活动,即“早睡,早起,早吃饭,早整内务,早学外语,早练功”。


二、结合学生专业,以艺术实践活动为抓手,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

    1、不断创新各种方式,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搭建学生成才的平台。以每年3月份的“春之韵”学术大讲堂,4、5月份的年级和个人专场音乐会,7、8月份的“送文艺下乡”的社会实践,11月份的音乐专业技能大赛为主,把各类演出和比赛穿插其中的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变成体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在学习之余,学院团委广泛与各地进行联系,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到全省厂矿、企业、部队、顶岗实习支教学校等地进行文艺演出,以丰富和锻炼学生舞台实践经验。仅2009年,我院就到沧州黄骅、献县、华北电力大学、邯郸永阳钢铁集团、大名至诚中学、井陉矿区等地演出 10余场,300余名同学投入到演出当中。这些文艺演出活动,在丰富当地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又使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让同学们“走出去”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把优秀的知识“请进来”。主动与各系合作,经常聘请本院教授举办学术讲座,为学生和老师搭起交流的平台。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正定战鼓艺人,北高洛音乐会艺人走进课堂为学生上课。邀请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单位的学者来我院做学术报告。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
  3、积极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利用假期,结合所学专业,深入农村,深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平山县古月中学是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从1998年我院与该学校签订了建立艺术实践基地协议至今的12年里,我院先后有50余名老师和120余名学生作为该校的音乐专业教师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到该学校讲授专业课。在解决该校缺少专业老师问题的同时,为学生们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平台。艺术实践基地挂牌以来,平山县古月中学艺术类高考学生专业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先后向音乐院校输送了400余名优秀音乐专业大学生。
  4、举办各类专业比赛、专场音乐会,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从1996年举办“雪花杯”比赛开始,“春雨杯”、“爱乐杯”、“中国联通杯”等音乐素质赛事在我院长期开展。从2002年起,每年举办一届“音乐学院音乐专业技能大赛”。2007年我院承办了河北省高师院校大学生音乐专业技能大赛。2009年开始实施的我院第一届音乐全能大赛集特长展示与“一专多能”为一体,对学生们的专业素质进行了全面检验,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三、发挥共青团的生力军作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学院团委积极探索,创建青年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结合音乐学院的专业特点,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个基地"就业帮扶模式。
    "一个中心"就是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为服务宗旨,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以"中心"为依托,举办"生涯规划大赛"、"职场礼仪讲座"、"成功校友事迹报告会"、"职场1+1"等活动,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两个平台"就是在校内,依托校团委"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成立了音乐学院"音乐素质拓展专项培训部";在校外,成立了音乐学院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培训部自2007年成立以来,共有40余名学生担任培训教师。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先后与工商、税务、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建立联系,为我院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现在,我院在校生已成立了四个创业实体,累计争取创业资助资金4万元。
    "三个基地"就是先后建立了平山古月中学艺术教育帮扶基地,河北省歌剧实验基地和正定县研究生实习基地。
    近几年来,音乐学院团委两次荣获石家庄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五次荣获校级五四先进团委称号。2005年音乐学院文艺"三下乡"实践服务团获河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小分队称号,学院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小分队20余次荣获校级先进小分队和优秀同乡队称号。
    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类音乐赛事中,合唱团获得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河北赛区合唱比赛第二名,歌剧表演荣获第四届河北省戏剧"燕赵红梅奖"金奖,民乐团的节目《茉莉花》荣获河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全国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学生刘天龙获"2009上海之春全国手风琴邀请赛·室内乐组"二等奖。赵月萌、李肖萌先后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第三届中国-天津国际手风琴比赛"分别夺得优秀奖、优秀演奏奖。宁岩鹏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河北赛区声乐比赛民族组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