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北师范大学 - 《河北师大报》

建章立制严要求 创新形式促发展

汇华学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2009-05-15     浏览(408)     (0)

汇华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近年来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就业率节节攀升。汇华学院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建章立制严格要求、创新形式促进发展,建立辅导员培训制度、学生工作例会制度、深入宿舍、随堂听课和辅导员工作周记制度,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学院举办辅导员职业素质大赛提升综合素质。


  本报讯 作为一所独立学院,汇华学院近年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就业率节节攀升,2005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79.30%,2006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85.40%,2007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 90.10%,2008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更是达到了91.67%。汇华学院取得这样的成绩,有多种因素促成,其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教育培养过程的作用,是关键环节之一。
  汇华学院始终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把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质,不断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重要抓手,建章立制严格要求、创新形式促进发展。
  规范行动,加强制度建设。建章立制是规范辅导员行为,提高辅导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要手段。汇华学院建立了辅导员培训制度,坚持定期对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对本职工作进行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建立了学生工作例会制度,通过工作例会通报情况、沟通信息,使全体辅导员能及时了解学院工作,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研究出现问题的应对方案;建立了辅导员“深入宿舍、随堂听课”制度,要求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面对面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辅导员坚持到课堂听课,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引导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和学风;建立了辅导员工作周记制度,要求每位辅导员把每个星期的工作内容记录在工作记录本上,除每天的工作摘要外,辅导员工作周记还设有“一周疑难问题及建议”、“思考与感想”等栏目,比如文学部辅导员董萌在学期第六、七周的周记,她在“疑难问题及建议”中写到,“国家奖学金的评定工作时间紧,尤其涉及到九月份在外实习的学生,贫困生库更新和认定工作开展有难度,望学院今后对于更新贫困生库的工作可以适当提前,从而使国家奖学金的评定工作更加从容有序。”这样,使每位辅导员能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促进自身工作的同时,也为学院工作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针对辅导员队伍不断扩大,许多新上岗的辅导员经验不足的情况,汇华学院除加强培训外,还建立了“师傅带徒弟”的制度,有经验的辅导员在工作中一对一指导和帮助新手,使新上岗的辅导员很快进入角色,发挥作用。
    创新形式,提高职业素质。举办辅导员职业素质大赛是汇华学院的创新之举。自2005年至今,汇华学院已先后举办了四届辅导员职业素质大赛。大赛以“展辅导员风采,建一流辅导员队伍”为主题,旨在通过设置与辅导员工作联系紧密、形式多样的内容进行比赛,对辅导员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培训,调动辅导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拓展学生工作空间,促进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比赛的项目和内容包括撰写德育论文、情景案例分析、演讲、公开主题班会、班级博客评比和特长展示五项,其中不乏有创新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比如班级博客,据该学院党委副书记崔建国介绍,现在汇华学院各年级、各专业的班级均建有开放式的班级博客,本班的同学可以在这一虚拟空间自由交流学习心得和学术探讨,辅导员也可以借助博客了解学生动态。虽然班级博客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尚属新型模式,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鼓励辅导员加强理论探索,进行科学研究。汇华学院要求每位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注意研究和探索学生工作规律,促进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学院组织力量围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开展研讨活动,撰写指导实践的理论文章,并鼓励和引导辅导员积极申报与学生工作相关的科研项目,不断提升辅导员理论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周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