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在这里隆重召开2011年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成果总结表彰大会,我荣幸地作为获奖单位代表,代表城建学院在这里发言。感谢校领导给了城建学院与大家交流工作心得体会的机会;也给了我们师生共同回顾总结、分享学生专业技能竞赛道路上的酸甜苦辣的机会。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城建院师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指导城建学院工作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及兄弟院系的同仁们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
开展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是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发展之路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行动,是学校培养人才目标的需要,也是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才、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2010年以来,我院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及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生源现状,坚持以学生为本,因势利导,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积极组织与开展各种实验实践专业技能教学活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从而有力地了推动专业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高。在师生广泛参与课外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基础上,我们积极选拔组织师生参加全国和云南省的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竞赛,2010年3月全国高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全国总决赛,两位专科层次的选手在强校众多、高手如林的本科组的激烈竞争中,稳定发挥,获得了本科组全能三等奖的好成绩,为学院赢得了荣耀,昆明学院荣获了组织二等奖;2010年7月,首届全国(U30)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在大连举行,我院代表队经过四个阶段的激烈角逐获优秀奖,昆明学院荣获组织奖。提高了学院的社会知名度。
城建院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只所以取得一定成绩,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总结:
一、学院党委行政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昆院院字[2009]63号《昆明学院关于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及2009年对专业技能竞赛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表彰和奖励,教务、计财、资产、后勤等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从政策和行动提高了我们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极大鼓舞了各赛场参赛学生的士气,提高了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成立了学院课外专业技能培训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课外专业技能培训活动计划的制定和参加全国、省级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的宣传动员、组织工作、后勤保障工作,为经常性的专业技能实践活动及竞赛做好组织服务。
三、学院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教学的领导负责计划的组织实施和竞赛选手的选拔、专项培训等工作,在领导小组对竞赛进行全面部署基础上,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大赛指标的落实,在选手的选拔和训练工作中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支持,所需各种训练材料、设备等也是优先保证。
四、是建立选拔机制,形成覆盖体系。学院完善了院内技能竞赛机制,形成了专业覆盖、教师覆盖、学生覆盖的师生参与的格局,建立了逐层逐级的选拔制度。每学期都根据专业课开设情况和近期要举行的国家级、省级竞赛项目举办相应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专业技能竞赛分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面向具备参赛的全体学生,竞赛结果给学生发放获奖证书,起到了激励学生学习技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将院内优秀技能选手选拔出来,组建集训队伍和后备队伍,参与学院课外经常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培养好“苗子”,形成了一支阶梯式学生专业技能参赛选手团队,做到后继有人。
五、内化大赛成果,深化课程改革。每一次技能竞赛结束后,我院都召开“专业技能竞赛分析会”,及时从专业技能竞赛的信息中反思课程与教学改革,找出差距,按照专业技能竞赛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进行思考和修订,补充相关教学内容,不断探索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的教学模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标准。
六、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做实指导服务。学院一方面是加强院内教师的培养,提供各种机会,让专业实践课教师参加或观摩各种技能大赛,鼓励教师与行业之间学术、专业技能交流,在不断地学习和锻炼中,打磨成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历届的评委,承担对教师的业务训练指导工作,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专业技能指导团队。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虽然近年来在专业技能大赛中城建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还没获得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奖人数的也不多。我们仍需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瞄准更高的目标,进一步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勤学苦练,力争来年以更加优异的竞赛成绩向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汇报,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