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新华临床医学院首届临床教学示范月活动”之一:战疫杯”公共卫生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线上竞赛正式落下帷幕,从个人赛杀出重围的六组选手依托“云视讯线上平合在团体赛上展现“一站到底”的的风采。团体赛前三名决战挑战赛将疫情防控知识融人实践情景中,由经验丰富的老师们进行点评指导。并借此良机,与援鄂医疗队队员深交流,收获颇丰。
副院长郑忠民致开幕词,他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老师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对担任现场嘉宾和评委的钱嵘老师以及出席活动的我院四位援鄂医疗队员表示了衷心的谢意。对同学们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的希望。接比赛正式开始,三组同学分别对三组情景提出解决措施
现场同学们与援鄂医疗队队员们进行了深人交流。在问到关于援鄂期间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时,刘立骏深有感触负责后勤保障的他,工作主要是与武汉当地志愿者接触。而在这样的疫情面前,他表示,医护人员都是冲在一线,被大家称为英雄,但在幕后其实有许多帮助支持的志愿者。他认为医务人员的努力工作是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帮助。上海新华医院持续的关心给了援鄂医疗队员们极大的支持,不仅包括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等,还有家人这方面都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让我们安心地在一线抗疫。我们一直坚信:我们是一个团队,有国家有医院的坚强保障,所以对于个人来说,抗疫的过程固然艰辛,但我们感受到了疫情无情人间有情。
关于援鄂对生活的影响和收获方面,崔志磊表示,上海市第三批医疗队到达武汉的时候面临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当时对新冠病毒认识不清楚,大家如何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都不清楚。我们对于新生事物都是如此,都是不断摸索,在探索中取得进步。我们在武汉三院诊治了两位百岁老人,一位103岁,一位101岁,都是痊愈出院武汉一共有七位百岁老人。最大的感受是:大家齐心办力,我们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生命,经过集体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发挥集体力量挽救可以救的生命,尽最大努力。
疫情期间,心理问题,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是极大的考验,这个情况阮正上表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客观存在的,这次我们的队伍是来自于多家医院,我在其中年资相对较高,很多是年轻的医生和护士,对他们来讲可能是一生难忘的一次战役,正常的心理疏导是需要的,但这也是一个医生人生成长中的必经阶段。“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相信经过这次锤炼,我们对于自己的职业信念会更加坚定!
家人一直是医护人员最温暖的牵挂。朱升琦是90后,也是家里独子,但他的父母非常支持理解他的工作,因为平常不经常回家,比较独立的。朱升琦说:当我跟他们讲这件事的时候,他们好像比我还平静一点,很支持我,无论任何时候家都是医护人员温暖的港湾,也是我们前行的力量。
医疗队员们援鄂经历的分享,成为医学生们的精神引领和知识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