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 《宝德学院报》

血的教训,我们必须痛定思痛

—— 致第二十八个全国消防

2019-11-25     浏览(83)     (0)

无锡小吃店燃气爆炸事故引发公众对火灾安全的关注。虽然各级部门重视消防安全,但火灾发生率仍高居不下,公众参与度低。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薄弱,需要加强学习。公共设施和公民素质有待提高。


(本报记者 谢旻轩)2019 年10月13日江苏省无锡市一小吃店发生燃气爆炸事故,致 9 死 10 伤。这一起悲剧再次把公众的目光聚焦到了用火安全的热点问题上。 俗话说水火无情, 火灾是各类灾害中最常发且最普遍地威胁公共安全和社会发展的灾害之一。 它理应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密切关注。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年全国共接报火灾案件23.7万起,造成 1407 人死亡、798 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 36.75 亿元。 这些数据, 无不刺痛着公众的神经, 反应出我国公民急需火灾预防与急救知识的普及与加强。

时间回到 2015 年, 天津港爆炸事故。 转眼已过去四年, 这四年我们对于火情的认识, 火灾的预防是否有了好转呢?答案是肯定的。 各级部门变得越来越重视消防安全。走在街头,随处可见防火的安全宣传标语,各单位, 各高校也会定期举行消防演练, 组织消防安全大检查。 可即便如此,我国火灾发生率仍高居不下 。究其原因, 我们是输在了公众的参与度上。

现在, 我们走在小区的道路上,依然可以看到车辆横七竖八地停放在应急通道上, 走进楼道里, 废弃的纸箱堆积如山。 横七竖八的车辆生生阻碍了救援的黄金时间, 废弃的纸箱生生成为了火灾帮凶。 火灾发生后我们才会在消防安全学习中聊以自慰,可这一切似乎总来的太晚。 每一次惨痛的教训, 都会促使城市管理者们更深层次地寻找问题, 更全面地寻找隐患。 但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细节, 严格恪守相关法律法规, 不仅要在事后当诸葛亮, 更要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真正地成为事前诸葛亮。

同样,公众对于火灾认识与预防也亟待加强。 其中, 高校学生便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但纵观近几年的案例, 不少火灾事故都发生在高等学校。2016 年 08 月 17 日,烟台大学某宿舍因燃烧的蚊香不慎点燃了宿舍内的可燃物, 导致整个宿舍被完全烧毁。 而就在前三天, 该校两名留校生在走廊使用液体酒精炉吃火锅不慎引发火灾,两人均重度烧伤。2015 年 12 月 18 日,清华一间放置化学品的实验室发生爆炸, 导致一名正在实验的博士生孟某不幸身亡。无数血淋淋的案例告诫着我们,公众对于防火安全依旧不够重视, 而学生群体甚至不会扑灭初起火灾。 学生群体应更主动地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比如说如何使用灭火器以及消防栓,如何在高楼的火灾中快速逃生,如何正确及时地报告起火位置。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通过社会的进步来弥补。 是的, 我们看到每一起火灾发生之后, 总会有人悼念,总会有人主动学习消防知识。责任监管,安全保障,公共教育,一点也不能少。 希望每一起火灾事故都能让公共设施变得更完善, 让公民素质得以提高,让城市建设变得更成熟。 也希望在第二十八个全国消防日到来之际, 我国消防安全更加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