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华北油田,也许你会被数不胜数、永不停歇的抽油机所感动,也许你会被矿区繁华的美丽夜景所倾倒。然而,当你同遍布油田每一个角落的石油老人唠一会儿家常,聊几句关于这座石油城的前世今生,我敢肯定地说,你对石油老人的敬佩与尊重定会油然而生,那发自肺腑的激情会涌动于心中、澎湃于胸口!
走在油城的大街小巷,目光所及之处,十有八九都是石油老人。他们或悠闲地在树荫下散步,或三五成群坐在石凳上下棋,或下井队、进机关、入学校进行石油会战事迹宣讲。他们看起来虽略显伛偻,但目光坚定;他们虽头上青丝暮成雪,但精神矍铄、头脑睿智。
广场上,无论春夏秋冬,总有一些石油老人在放风筝。他们用手中牵着的那根长长的线,把晚年的幸福与快乐放飞在蓝天白云间。微风拂面,惬意写在石油老人欣慰的脸上。石油老人笑了,他想起了1976年那段轰轰烈烈的石油会战时光。头顶湛蓝的天,脚踏大荒原,他们为开采石油拼搏在饥饿、寒冷、酷暑、疲惫的艰苦条件下,咬紧牙关,从未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他们挺起胸膛、坚韧不拔,就是那样的倔强、就是那样的不屈服,誓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掉!如今,他们做到了!
每个周末,华北油田少年宫主楼前的那片空地上,都会出现几位石油老人写毛笔字的身影。他们在写什么呢?“我为祖国献石油”“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从少年宫特长班下课的孩子们循着墨香围了过来,大声朗读起老人们用苍劲有力的大字在宣纸上书写出的石油精神。围过来的孩子越来越多,好奇的孩子们请老人为他们讲老一辈石油人的故事。于是,石油老人的记忆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被红领巾们所知晓。“孩子们,你们现在稳定安逸的生活来之不易。祖辈们一边采掘乌黑的石油,一边采掘理想的光芒,把追求的目标装进油车,输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建造出了这座幸福宜居的石油小城。”孩子们双手托腮,聚精会神地聆听,目光坚定地点头。石油人用生命镌刻的光荣与梦想在孩子们心中树起了一座石油精神的丰碑。
偌大的矿山公园里,几位石油老人胳膊上戴着“公园执勤”的袖标,站在一排石油工人雕像前。峥嵘的往事在此刻被凝固,老人们仿佛又看到了自己年轻时所在队站的队长挥动着手臂,高喊着“加油”的号子。一会儿,园里响起的广播将老人的思绪从半个世纪前的回忆中拉回。然后,他们掏出怀中洁白的手绢,仔细擦拭着落在雕像上的灰尘,再缓缓蹲下身捡起被风吹到雕像基座下的白色垃圾。他们说,这是为了他们的战友永远保持洁净的身躯!
石油老人,一个别样的称呼,亲切中饱含着年轻人对他们的由衷敬佩;石油老人,一个永恒的荣誉,他们为我们这座石油小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奉献了一辈子。
石油老人,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并指引着下一代年轻石油人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