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 《希望之友》

被“抽成”的爱心款

2022-08-15     浏览(35)     (0)

职业筹款推广人利用患者的身份信息、医院证明、财务信息等发布筹款链接,一些推广人甚至要求在筹款链接中填写其提供的收款账户。这些推广人通过微信群等渠道进行推广,抽取一定比例的分成,一些店主甚至要求加微信详谈。这样的行为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和争议。 职业筹款推广人借助互联网平台向大众筹集资金,并从中谋取一定的报酬。然而,这些行为背后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受到质疑,并可能对弱势群体的求助带来潜在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互联网平台以及广大网友需要共同加强监督和管理,以维护公众的权益和利益。同时,公众也应该提高警惕,增强甄别能力,谨慎对待各类筹款信息,以避免被骗或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职业筹款推广人”所发的链接里,有患者的身份核实信息、医院证明、财务信息,以及患者背景、病情介绍等。
  在大病筹款平台,平台声明“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但由于信息相对具体,又有同事、同学等社会关系实名证实,造假难度并不小。由此不难看出,“职业筹款推广人”所推的链接里内容基本属实,确实是不幸罹患重病的患者等着用钱。
  那么,这些帮助患者家庭转发筹款链接的人是什么来头?是善心人士,还是骗子?

  有过大病筹款经历的殷先生告诉《中国慈善家》,他发起的筹款链接中,病历单上有联系方式,所以就接到过很多专业推广人员打来的电话,表示可以帮助他进行推广。对方还说,能保证每天1千元以上的筹款效果,筹款成功后,要将一半的钱作为“服务费”分给推广人。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购物平台和社交平台上,都有大病众筹“职业推广人”的存在,他们抽成低则50%,最高达到了70%,有些“筹款推广人”甚至要求,在筹款链接中填写其提供的收款账户。

  ‘虽然我自己发起的筹款效果很不好,但我还是没有答应他们。我觉得这些人非常可恶大病家庭已经很可怜了,还被他们当成挣钱的工具。虽然对我们来说,(筹款) 没有成本,但是大家的爱心成本很高,答应他们感觉是合伙欺骗大家的爱心。”殷先生说。



“愿者上钩,不强求”

  记者以求助人身份登陆某平台,一位网名为“爱心公益链接”的职业筹款推广人称,其拥有专门负责群推广的推手资料,每天会给病患进行水滴筹、轻松筹、安心筹链接推广,安排的推手每日的“业绩”约在1000元至3000元左右。如果日筹款低于300元,推广者不抽取分成;如果高于300元,则四六分成,“你四我六”。
  “实话给你讲,现在的公益链接推广的效果不比去年了,你自己推广没有渠道,而且链接也是搁置着,我能保证的就是一天不低于500元的量,低于500不用给我钱。”这位推广人告诉《中国慈善家》,筹款平台不一样,推广人的分成比例也会有所差异,“轻松筹是62%,安心筹67%”
  记者提出这样的抽成比例太高了,对方回复说:“我们也是有成本的,低于这个,找不到推手,不愿意接单的。”
  合作在线上进行,不签任何协议,没有约束,每天下午3点按照筹款额度进行结算。

  当问及推广渠道,这位推广人不愿多谈,“这个不能说,反正主要以微信群为主。

  在淘宝上,以“筹款推广”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出现众多“众筹策划、项目运营”的商品,多家店主不愿在旺旺上多聊,会要求加其微信详聊。
  记者加上一位店主的微信,店家给出推广套餐:“一天体验99元,好友数据3800人送十个群;两天199元,四天299,10天888元.......”“99元40个百人微信群转发;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