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绵阳师范学院 - 《绵阳师范学院报》

数学年会 收获满满

—— —四川省数学会 2020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

2020-12-15     浏览(646)     (0)

四川省数学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于12月4日至6日在绵阳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全省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近300名专家学者交流数学、教学心得和教学方法。会议中,专家学者们探讨了如何发挥高校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上的优势,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有用之才。同时,会议还就如何加强中学和大学之间的交流,以及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参加会议的诸多学子受到启发与鼓舞,他们表示会打破学习目的的局限,更加注重方法的学习,思维的培养。 注意:这个摘要概括了学术年会中的主要讨论点,同时也提到了参与者的反馈和未来展望。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理论研究是一方面,密码函数在实际应用上有没有什么进展?”
  “C 差分不一样,是不是一定不等价?”
  “能不能解释一下有关科尔莫夫空间方法,为什么要使用他的迭代形式?”
  ……

来自四川省数学学会的各个会员们在绵阳师范学院厚德楼 246会议室里,就刚刚结束的学术报告进行着讨论。
  12月 4日至 6日,由四川省数学会主办,绵阳师范学院、绵阳南山中学承办的四川省数学会 2020年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绵阳南山中学等全省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近300名专家学者欢聚一堂,研讨数学、交流教学心得和教学方法。
  四川省数学会副理事长、绵阳师范学院院长李树勇表示,此次会议在我校召开既是四川数学学者对我校的信任,同时也是我校数学工作者与四川数学教育工作者交流难得的机会。
  会上,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数学会理事长彭联刚汇报了 2020年省数学会的各会员单位在科学教研、学科与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彭联刚表示,2020年是四川省数学会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省数学人的共同努力下,四川数学事业成绩斐然,尤其是在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让人欢欣鼓舞的好成绩,希望全体数学人要在党的教育方针引领下,奋发有为,再立新功。
  此次会议中,高教组开展了 5个主场报告和 19个分会报告,基教组进行了 12个学术报告和 12个课题报告。专家学者们分别报告了各自领域的最新发现和科研成果。在见到众多优秀教师展露风采的同时,大家也将目光放在了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怎样发挥高校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上的优势,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有用之才是论坛上积极探讨的话题。
       人才需求:教学科研齐考量
       在高校分会场,四川大学许宾、电子科技大学荆燕飞、四川师范大学李鸿亮等24位来自不同高校的专家相继作了不同主题的学术报告,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现场与专家学者展开讨论。
  四川省数学会副理事长、四川大学人事处处长胡兵表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优秀教师,在达到较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应当拥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他说:“从教师的角度讲,首先自己的教学水平要有一定高度,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此外,充分准备好自己的科研,也是件必不可少的事,好的科研能够辅助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有很大帮助。”
  荆燕飞作题为《压缩重启型最小化残量方法及块方法》专题报告,他鼓励想要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要重视科研思维的培养,重视科研实训。他表示,大学期间,学生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主动地培养自己的科研素质。“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要求不局限于简单的掌握某一个知识点,而是能就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举一反三,主动给自己找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把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进攻,找到学习的方向与乐趣,并且能逐渐走上科研的道路。”
       人才培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对于怎样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李树勇认为:“要加强中学和大学之间的交流,不仅学生要加深与中学教育教改的接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需要中学老师的参与,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作为师范院校的校长,就学生们如何学好本领上、打好专业基础的问题,李树勇真切地建议:“希望同学们在校期间,潜下心来用心学习、潜心思考,向优秀教师、优秀校友学习,为将来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人生进行更好的规划。”
  胡兵在开幕式结束后,也谈到了对数学教师的培养问题,针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以及对学生的教学方法,他表示,教学方法应该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就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举个例子吧,北京大学的张平文副校长曾说过,北大的天才并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学习、成长出来的。”胡兵说。
       展望未来:立志钻研,任重道远
       “通过本次年会各位专家学者所作的学术报告,我了解到了一些深刻的数学问题和前沿研究方法,我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数理学院 2019级 2班的吴欣芸说。
  “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数学的高深莫测,而我本身的数学知识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多开动脑筋、多思考、多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来自数理学院 2018级 5班的韦晓跃表示,各个高校都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也是目前自己需要不断努力的方面。
  参加会议的诸多学子都受到了启发与鼓舞,他们表示,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会打破学习目的的局限,更加注重方法的学习,思维的培养,并且不断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把不懂的东西转化为学习、研究的对象,从而收获更多。
  “希望明年的学术年会上能有更多科研成果产出、更多高层次优秀人才产生、建立更多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谈及对 2021年数学年会的展望时,李树勇如是说。(大学生通讯社 李佳芯 何智芬 吴溪胡静平 邓蝶 曾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