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兰州大学 - 《兰州大学报》

解放思想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法宝

“开局之年话新局”
系列评论之一

作者:本报评论员    
2021-01-01     浏览(148)     (0)

  编者按:新时代新作为、新征程新担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加速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举措。为了汇聚起全校各级组织、广大师生员工砥砺奋进的磅礴伟力,我们推出“开局之年话新局”系列评论,以期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图强,在实现“倍增+”目标任务的征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世而制”。适应新形势、研究新状况、解决新问题、实现新腾飞,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打破惯性思维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法宝,更是新时代加速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只有解放了思想,才能真正摆脱思维定式。历史大势,浩浩荡荡,顺应时代潮流者赢,故步自封泥古不化者败。落后的生产方式总是与落后的思想、落后的观念和落后的习惯相伴而生,总是与小富则安、小成则满不期而遇。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看到标兵越跑越快,追兵越来越近,形势异常严峻;我们必须正视与其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差距,务必鼓足干劲、“不负人民”!我们必须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逆向思维和系统思维克服“等、靠、要”和因循守旧、自满保守,冲破思维瓶颈、观念束缚和“人为障碍”,脚步达不到的地方就用眼光去眺望,眼光达不到的地方就让思想去触摸。
  只有解放了思想,才能有效地引领改革创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解放思想就是要以更大的胆略和气魄,敢于拓荒、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找准改革创新的突破口、解码器,使思想和行动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契合。当前,我们既面临着乘势而上的大好机遇,也碰到很多制约因素和内外部压力。是因循守旧、消极畏难还是解放思想、迎难而上?这直接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在“双一流”建设强者愈强、新者愈新的激烈竞争中,我们不能守着政策找政策,按图索骥、按部就班。“全面深化改革”是党中央给我们最大的政策,是我们改革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我们必须传承和弘扬兰大人“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精神,活学活用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切实从敬重历史向守正创新转变,从注重专业教育向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相结合转变,从重视基础研究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转变,从简单粗放型发展向规模适度扩大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并重转变,以全新面貌、全新思路迎接新机遇、开辟新路径、成就新辉煌。
  只有解放了思想,才能切实推动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更好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举措。创新靠什么?创新就得靠解放思想。纵观历史和规律,人类社会永远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每次思想的大解放,都会冲破层层禁区、摆脱种种束缚,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事业向前发展。反之,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无法随着时间、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就只能陷入“内卷效应”之中,原地踏步、原地画圈。我们的思想认识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只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敢于挣脱体制机制的束缚,敢于打破权力利益的藩篱,不等不靠、放开手脚、敢拼敢抢,“倍增+”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并超越;只要把精力集中到发展上、把功夫落实到发展上,视野更开阔一些、想法更大胆一些、办法更多样一些、举措更务实一些、步子更加快一些,兰州大学就必然能够实现跨越发展、事业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