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1日,在“我可”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举办了一场让创业无处不在的活动,该活动邀请到了2017届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毕业生万志斌,他创办了新疆戈壁胡杨文化工作室和新疆众利水产养殖合作社创始人,开创了蟹总汇——室内水循环一体养殖的新型模式。获2017和2018年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区赛金奖,获2018年第四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国赛银奖。
是的,他是一位学长,对学弟学妹们有着家人般的亲切感情,从自己上学时候的摆摊经历,到自己一步步创业的艰难经历,他用最普通最真挚的感情传达给每一位聆听者。此次活动由生物科技分院、国际合作分院、经济贸易分院等60余名学生参加。
万志斌学长给同学们讲述了创业经历,他将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创业想法付诸实际行动,无论刮风下雪,每天坚持在学校摆摊,正因为他知道创业的艰辛,所以他告诉大家创业一定要坚持。毕业后他毅然决然的投身于自己的创业事业,他先从数字地图做起,为了能做到精准,他一家店铺一家店铺的去实地考察,获得了信息精准的地图。后来他发现了新疆养螃蟹的困难,经过了解调研以及学习,选择开始了蟹的养殖,从蟹的选择到加工上市,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严格把控,以保证绿色安全,此新型的养殖模式解决了在水产养殖方面的主要问题,探索了“合作社+企业+农户‘”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他告诉大家创业要初心不改。他以轻松真挚的语言现身说法,用自己的所感所悟向学生传递了要敢于担当、敢于吃苦、敢于拼搏的创业精神;同时告诉同学们创业要做充足的准备,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都说创业不易,但也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这其中的艰难。既然选择了要前进,就不要轻易退缩,要坚持不解,砥砺前行。 (创新创业学院 魏娟娟)
学院洛浦分校举办自治区农业厅支持22个深度贫困县农业产业扶贫生产技能培训班
按照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安排部署,聚焦南疆贫困户实际需求,通过2018年度农业厅支持22个深度贫困县农业产业扶贫生产技能培训,提高参训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脱贫意识、促进脱贫动力、树立脱贫信心,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夯实基础。
2018年11月22日上午10点30分在新疆农职院洛浦分校会议室,农业厅支持22个深度贫困县农业产业扶贫生产技能培训和田地区第一批新兴职业农民和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班正式开班。参加开班典礼的领导有和田地区农广校培训科副科长沙拉买提·哈斯木同志、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洛浦分校副校长哈德尔·艾合买提同志、洛浦县种子管理站站长刘洪涛同志、洛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阿卜杜克热木·热杰普同志以及来自和田地区7个县市的222名学员。
开班典礼上,洛浦分校副校长哈德尔·艾合买提同志致开幕词,他表示此次培训受到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积极协调,全院教职工凝心聚力,全身心投入到本次的培训工作中,从教学场地、用水、用电、校园环境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和服务等工作,确保了本次培训平稳顺利进行。沙拉买提同志特别强调本次生产技能培训为提高参训人员综合素质、脱贫致富本领,梳理和增强战胜贫困的信心,真正做到扶智与扶志相结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基础,确保如期摘帽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对此次培训的学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此次培训能够向村里其他人员传递新知识、新技能、新动态,增强“造血”信心与本领;能够强强联合保稳定、脱贫攻坚谋发展;能够转变思想、改变观念、勇于实践、踏实学习掌握脱贫致富真本领争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此次培训内容聚焦农业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发展过程中所需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设置。学院在充分借鉴以往培训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专家讲座、基层讲堂、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研讨交流、跟踪服务相结合,集中全封闭式学习,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专家学者讲堂与参训学员经验交流相结合、宏观政策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力求更加贴近农村经济发展工作需要。
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切实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对他们合理利用宝贵资源有所帮助,使他们学到成功的种植、养殖、经营、创业、就业等经验,早日脱贫致富,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高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