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 《宿迁医苑报》

三种援建模武助推市第一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0-08-06     浏览(74)     (0)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援建医院和专家的帮助下,实现了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的跨越式发展。该院已达到一定水平,明确第二阶段援建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了三种分类援建模式。通过三种模式,打造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临床专科。该院还特别提出在ICU、妇产科、儿科等专科建设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编者按2016719日,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运营。短短4年间,在市委、 市政府和省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13家援建医院和援建专家的鼎力帮助下,医院实现了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的跨越式发展。为有力推动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助力宿迁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628日,市政府联合省卫健委召开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发展推进会,制定第二阶段高质量援建计划,全省12家三甲医院签约援建我院。我院响亮提出创“三甲”、创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创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目标。本报现开设[援建专家直通车专栏,宣传报道第二批12家援建医院实行驻点、科包科、柔性援建三种模式所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绩,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本来准备带孩子到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看病的,没想到大医院专家到这儿义诊,不出家门也能享受到大城市的医疗水平,这真是太好了。”家住宿豫区顺河街道的刘女士,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日前组织的大型义诊现场连声叫好。原来该院举行第二阶段对口支援帮扶启动仪式暨大型义诊活动,全省12家三甲医院30个科室的专家为宿迁老百姓带来高水平的健康诊疗服务。

据了解,全省第二批援建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2家医院及科室为:江苏省人民医院是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普外科、眼科、骨科、胸心外科、医学检验科、药学部、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超声医学科、介入血管外科、耳鼻咽喉科、康复医学科;江苏省中医院是中医科(肛肠外科);江苏省肿瘤医院为肿瘤科;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老年医学科、肾内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是重症医学科;江苏省口腔医院为口腔科;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核医学科;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儿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为皮肤科;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血液内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苏州市立医院是产科、妇科;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神经内科。

通过第一阶段的建设,宿迁市第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治疗、社会公益性担当得到较好的发挥。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强市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构建全市公办医疗体系的有关要求,明确第二阶段医院及各科室援建目标和任务,提出“科包科援建、柔性援建、驻点援建”三种分类援建模式。

依托“科包科援建”模式,打造一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针对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普通外科、眼科、骨科、神经内科等7个优势学科,采用“科包科”模式,聘任援建医院对口科室主任为学科主任,对援建科室进行全面规划,全面管理。共同商定援建项目和周期,帮助完成援建科室创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依托“柔性+驻点援建”模式,打造区域影响力临床专科。针对产科、妇科、血液内科、麻醉科、肿瘤科、儿科、皮肤科、老年医学科等17个具有发展势能的科室,聘任援建医院对口科室主任为学科主任,对援建科室进行系统规划,采用定期现场指导及驻点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临床医疗、科研能力、教学提升等方面进行援建,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临床专科。

依托“驻点援建”模式,提升临床专科基础能力。针对口腔科、中医肛肠外科、核医学科、介人血管外科、耳鼻咽喉科、康复医学科等6个相关科室,聘任援建医院对口科室主任为学科主任,对援建科室进行系统规划,选派人员进行驻点援建,提升临床专科基础服务能力,推动学科快速发展。

该院还特别提出在ICU、妇产科、儿科等专科建设方面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加速推进市级“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建设。

(党办 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