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成佳老师是一个积极向上、价值观很正的老师,无论是他全心全意科研工作的态度,还是他无私奉献激励学生做研究的精神,都让每一位学生感触深刻,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一位同学。”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2022级材料科学与工程2班的王亚威如是说道。
一路攻读,从江汉大学到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博士后出站,熊成佳囊括了8篇SCI论文和7项中国发明专利;初入社会,他放弃高薪工作,毅然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以培养国家栋梁人才为至高追求。虽然入职我校时间不长,但他始终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放在首位,“倒贴”式鼓励学生们在向往的领域潜心专研,是学生心中人生导师,亦是弥足珍贵的朋友。
学以致用,勇攀高峰
初见熊成佳老师,他留着利落的短发,衣冠齐楚,周身充斥年轻老师的催人奋进的气质。当他谈到自己热爱的科研领域时,眼眸中闪烁着势在必得的光芒,他说道:“我希望自己和学生的研究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推动祖国和人类的进步。”
2021年刚进校时,新进教师每年要承担5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他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达380学时,尽管教学任务繁重,但阻挡不了他从事科研工作的热情。
学院的科研条件不够,院领导为他腾挪出一间简陋的实验室,熊成佳只身前往东区实验室,开启自己的科研之路。没自来水就自己接水管,没设备就自己买、自己赊,甚至把学校给的科研启动费和安家费都投了进去,总算让实验室有了雏形。没有大型贵重设备来大规模地制备光子晶体,熊成佳在做实验时不得不通过控制两片玻璃片的间距及其毛细力大小来制备实验原料。此后他和学生共同讨论研究出了一种简单、便宜但能高效制备高质量的光子晶体的模具,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实验成本,也为未来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光子晶体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一种策略。
实验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削减熊成佳的科研热情,反而更加全身心地创造条件、投入实验,“熊老师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很久,有时候做实验做到半夜,他对科研很认真也很执着。”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土木系讲师胡学涛如是说道。熊成佳也一直用风趣幽默的话语向同学们讲述自己从高考失利被迫调剂一路攻读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的事迹,告诉他们不要过度计较现阶段的得与失,而是树立更高远的目标,并为此拼尽全力,勇登高峰。
“他努力拼搏,昂扬向上的精神一直在影响着我和我们班上的同学,在科研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2022级材料科学与工程2班赫雅梅说道。
因材施教,孜孜不倦
为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熊成佳一直秉持着自由平等、松弛有度的教学方式。
在其主讲的《工程力学》课程中,包含了很多力学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更加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题目的大量计算。为保证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给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熊成佳不厌其烦地着重复教学重点,“讲一遍不清楚就讲三遍,讲到学生听懂为止。”与此同时,他也擅长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枯燥的理论知识课也能别开生面、分外有趣。“我印象最深一节课是我们学习力的分解,当时熊老师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太过于抽象,于是特意找到叶问电影里面的‘叶问蹲’,先让我们看视频,再提出受力分析的问题,让我们带着问题去看视频,在玩中学,无形中增加了对知识的兴趣与渴望。”赫雅梅说。熊成佳循循善诱,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再通过讲解,将学生想法中不完备之处补足,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生眼里熊成佳老师的课堂相对严肃,尤其重视“抬头率”,并且会时不时地点同学上黑板写题,所以同学们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听他讲课。每每下课前布置作业时虽然让学生“唉声一片”,但是一想到熊老师认真备课、收改自己的作业,学生们也就更加努力解题、汲取知识。
任职两年,熊成佳发现,指导学生远比自己单打独斗做实验更加困难。遇见基础不牢固的学生,熊成佳耐心指导;看见态度不端正的学生,熊成佳严肃批评。“他们相信跟着熊老师是能做出成绩来的,我也不能辜负学生们的期望,发现问题就一起解决。每个学生的资质天赋都不相同,所以我也会各取所长,因材施教。”
但在教学闲余,熊成佳做到了“亦师亦友”。赫雅梅说:“熊成佳老师非常负责任,同学们问问题,他可能有别的事情要处理,但他一定会抽空专门来回复我们,同时他也能及时关注到同学们的困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他都一一耐心为我们解答。”
“教室-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是他的生活常态,他把很多课余时间都倾注在实验室里。
如雨后春笋般出土,他指导的学生署名第一或者共一作者公开发表3篇SCI,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都为唯一单位。第4篇影响因子10以上的SCI正审稿中。指导学生申请2项中国专利。
无私奉献,勇担责任
当初放弃上市公司高薪的工作,奔赴高校的三尺讲台,不仅仅是因为熊成佳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更是因为自己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国家的技术发展要想不被国外卡脖子,就需要大学生们努力学习知识且适当参与到科学研究中,为中国科技进步贡献各自的绵薄之力。”熊成佳语重心长道。每当看着学生求知的眼神,让熊成佳油然而生一股要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们的信念,“我还要学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他说。
今年10月,熊成佳受邀参加英国伦敦举行的第八届先进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欧洲论坛,但是他却说:“我经费有限,想把钱节约下来给学生们做实验,也不想耽误课程”。为了鼓励家庭条件比较艰苦的学生坚持做实验,熊成佳拿出自己部分工资作为奖励,“做失败了也没关系,我用工资给他们弥补上;做成功就更好了,既能拿到奖金,还能收获SCI论文。”他希望学生们能自己探索一番新天地,告诉学生们生命因为未知而精彩,想让学生们都有机会走向世界。
熊成佳真真切切地把学生当朋友,和他们一起共同努力、并肩作战,尽可能地为学生排除学业上的艰难险阻。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以过往的成就标榜自己,而是降低自己的身份,放低自己的姿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相信他们到我这个年纪比我会做得更好更优秀。毕竟长江后浪退前浪,社会是向前发展的。”熊成佳感叹道。
学生们感激熊成佳老师的辛苦付出,节前年后送熊老师一些小礼物以表心意,但被他严词拒绝,他曾公开表示:“认真教导你们是作为老师的责任,不求回报!”。在学生阶段没有收入来源,不能让自己的学生给自己花钱。在熊成佳心中,学生自己学到新知识、真本事,每天向前进步,就是他作为老师收获的最大荣幸,也是学生父母最大的幸福。
学无止境,在任教的道路上,熊成佳认为自己还有很多成长的空间,也想给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实验环境、更高层次的试炼平台。他将继续带领学生探索力学奥秘、勇攀科研高峰,也希望能够从思想、态度或者精神上给予学生帮助,而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