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宜宾学院 - 《宜宾学院报》
熬夜猝死事件(摘录)
2020-03-31
浏览(3299)
(0)
熬夜和生物钟紊乱已被证明会增加患癌症和猝死风险。近年来,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与生物钟紊乱和睡眠不足有关。专家提醒人们重视健康,调整作息时间。
2010年6月,深圳富士康一名新婚才3个月的工程师在出租屋猝死,其家属称,死者曾连续工作34小时后,休息不到10小时又工作12小时,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导致死亡。
早在2013年时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过劳、熬夜、猝死已经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人们对于熬夜却没有做到重视。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白天被学业、工作和社交束缚,到了晚上,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所以选择报复性熬夜。一边心安理得地熬夜,一边看猝死的案例瑟瑟发抖。甚至标榜:“一时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我熬的不是夜,是梦想!”殊不知,那条威胁生命的绳子正在越收越紧。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90后存在睡眠困扰,1/3凌晨1点才入睡!
但其实近几年,不光猝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癌症也越来越年轻化。很多人,二三十岁的年纪,大把的好时光,却用来和疾病作斗争。
Lamia教授是研究生物钟基因的专家。几年前,她的团队把正常细胞里CRY2基因去掉后,意外发现不仅细胞生物钟紊乱了,而且细胞越长越快,久而久之,居然变成了癌细胞。无独有偶,麻省理工的科学家几乎同时发现,无论是通过人为控制光照让老鼠不断倒时差,还是直接破坏老鼠的生物钟基因,都会显著加快肺癌进展。
证据远不止如此。在这两项研究之前,已经有几十项动物实验证明,破坏昼夜节律,会加速癌症发生。早在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经把“熬夜倒班”(ShiftWork)定义为2A级致癌因素,和大家熟悉的红肉,滚烫饮品等因素属于同一类别。
当年有8个大规模研究生物钟和患癌概率的研究,其中6个都发现不规律作息会增加患癌风险。比如,有两项大规模的独立研究都发现经常需要值夜班的护士,得乳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群更高。另一项研究发现,经常需要倒时差的空姐,得乳腺癌概率也有所提高。
目前发现,经常熬夜会增加风险的癌症类型包括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肝癌、白血病、淋巴瘤、卵巢癌、头颈癌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癌症类型。不仅如此,还有研究发现,生物钟紊乱不仅增加患癌概率,还会让癌症更恶性,耐药性更强,患者寿命更短。
而2018年的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癌症第一大国。
每年新发病例达429万例,死亡人数高达300万人,每天约1万人被诊断为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7个人。根据抗癌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国癌症发病年龄提前了15-20年。原来50-80岁才容易患上的癌症,已经提早到了35-55岁。
根据睡眠数据报告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人均睡眠时长已由8.8个小时降至6.5个小时,平均38.2%的中国人有睡眠问题,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了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