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宜宾学院 - 《宜宾学院报》

丝竹恋

作者:□李隆燕    
2018-06-30     浏览(65)     (0)


  我爱文学,但我更爱音乐,并且对管弦乐器情有独钟。
  我的诸多喜好都来源于音乐,是音乐让我的生活充满趣味和美感。因为在我看来,文学与音乐都是充满美的艺术,这种艺术是不可复制和灵活自然的。
  初识音乐,并未觉得它有何不同寻常之处。童年对音乐的理解只限于 《小星星》、《老鼠爱大米》、《小薇》 或是 《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而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是始于古装电视剧,这或许就是缘分吧。剧中窈窕淑女于亭台楼阁轻抚古琴,或翩翩公子于江上林间轻吹萧笛。婉转悠扬的乐声在天地之间回荡,心灵瞬间得以洗涤。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激动得忘乎所以,虽毫无音乐天赋,但我是真心喜欢音乐。
  爸爸以前是一个木匠,靠做木器活养家糊口。因为他的技艺是十里八乡中数一数二的,我就求着爸爸帮我做一支竹笛和竹萧。磨破嘴皮后终于得偿所愿,把竹萧与竹笛视若珍宝。看电视剧中的角色轻而易举地演奏出旷世名曲,怎么到我这里就一切都行不通了,连最简单的 《小星星》 也吹得不成样子。原以为吹拉弹唱是再简单不过的,其实并非如此。无论三姑怎样用心教,我怎样努力学,依旧是原地踏步。天生的不足让我注定与音乐无缘,再者,我担心亵渎了音乐的高尚与神圣,就放弃挣扎了。谁知这放弃让我失去了人生中的第一支笛与萧。眼睁睁看着它们慢慢燃尽,变成黑炭、灰土,而我却什么也做不了,心如刀绞的滋味刻骨铭心。我那调皮的弟弟把笛与萧当柴火烧了,但不知者不罪,只得就此作罢。后来想想,如若当初我坚持学下去,如若当初我没有把笛子和萧一起放在桌子上,或许什么事都不会发生,所以一切都是我的错。如今一听到《小星星》 这首歌,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自责。
  幸而还可以听音乐去感受它们的灵动美,探索其音背后的故事。一曲广陵散,弹奏腥红乱世的悲音。半弦高山流水,诉说知音难觅的愁思。我从曲中听得梁祝化蝶的情意绵绵;听得 《十面埋伏》 的凶险重重;听得 《百鸟朝凤》 的恢宏壮观;听得 《渔舟唱晚》 的闲适安逸;听得《二泉映月》 的宁静美好……心境随着乐声起伏,情感随着乐声跳跃。一曲终了,万籁俱寂。音乐浑身散发出古朴典雅的气息,让人顿觉心旷神怡。每当我难过浮躁或是感到迷茫时,听听古乐曲,心里就好受了许多。对于刘禹锡在 《陋室铭》 中关于“无丝竹之乱耳”的说法,我完全无法苟同。因为音乐是我的挚友,陪我度过了许多艰难的日子,一路上多亏有丝竹相伴,才不觉生活无趣与枯燥。
  戏台方寸之地可演练千军万马,丝竹玲珑之物可奏弹千愁万绪。音乐让自然与红尘交汇,世间便再无喧嚣,只有美的存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却感受到它的真实灵动与酣畅淋漓。音乐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我深爱着音乐。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