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年轻化 专业化
2021 新进教师大数据

2021-10-14     浏览(483)     (0)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人才强校是实现工程梦的重要发展路径,近年来引进聘用高水平大学各类教工155人。新进教师入职感言表示将努力融入团队,发挥学科优势,为国防建设做出贡献。管理服务人员也表示要加强学习和适应工作,在管理与服务中寻找工作中的营养和亮点。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指出,人才强校是实现工程梦的重要发展路径。近年来,学校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持续优化队伍建设。自去年7月以来,学校引进聘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各类教工155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辅导员31人,管理服务人员27人。

校党委书记高岩以《传承“哈军工”红色基因,做一名新时代高素质人民教师》为题,为新进教师作岗前培训专题讲座。他要求青年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做红色基因的传承人;涵养高尚师德,做塑造学生的大先生;锤炼精湛业务,做复兴伟业的筑梦人。

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姚郁与新进教师亲切座谈,他希望青年教师要转换思维模式、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要胸怀大格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和学校“三海一核”特色办学服务领域;要秉持创新精神,对标一流,做“真科研”,研究“真问题”。

 

新进教师入职感言

李旭晖,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现为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

感言:入职以来,力求融入团队,充分理解船舶学院“崇尚学术,服务工程”的理念,将自己的科研风格和团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风格相融合。学校是一所服务于海军国防的研究型大学,需要从基础理论、国防实际需求等方面为海军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目前,我正立足基础理论,逐渐开展应用型研究,开发基于基础理论和算法的计算流体力学船舶工业软件,解决船舶水动力学领域难题。未来几年,要逐渐完成一款拥有自主知识版权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林建新,毕业于德国蒂宾根大学,现为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感言:很庆幸作为第一批老师加入学校青岛研究院,见证学校的飞速发展。我深刻体会到了学校领导精心的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院系领导的决策力、领导力和感召力,行政人员的专业和热情;保洁阿姨的奉献精神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我思故我在”。我将思考如何为学生上好课,处理好师生关系,培养好船海领域高层次人才;如何做实真科研,在团队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如何发挥优势促进国际交流,为学校、社会做贡献。希望不久的将来,团队能够在量子传感领域崭露头角,深度融合学校特色学科,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不负学校对我们的期待。

宋明肇,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光机大学(ITMO大学),现为信通学院副教授

感言:入职以来,我体会到何为哈军工精神,用心探索如何能够更好地立足国防建设海疆。我所学习工作的ITMO大学,在前沿基础和应用物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技术与纳米材料等领域拥有优势。这些前沿基础学科中的新发现和新思想必将有力地推动相关技术的突破性变革。

为更好地并入学校发展的快车道,我积极融入所在团队,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基于新物理概念在电磁能量传输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海洋开发探测和海军装备等方面进行突破性技术探索,助力国防。

王志楠,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现为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感言:入职以来,哈军工时期的光辉校史和红色传承给我带来深深震撼,一系列主题教育使我深受洗礼,加深了我对这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教育历史悠久和温暖人文情怀大学的热爱。作为一名管理领域的教师,我将发挥学科优势,支撑船海领域的创新发展,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牢记“国之大者”的科研情怀,追求“至真至善”的科研精神,练就“执着坚韧”的科研本领,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擦亮“哈工程教师”育人品牌。

刘尚跃,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现为人力资源处管理服务人员

感言:入职之后通过工作我加深了对管理服务的理解。知向何处,不惑与方向;名所从来,则充足于动力。作为青年机关人员,要做到“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用理想指引人生方向”;要胸怀全局观念、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合作精神,在识变求变应变中开展工作;要坚持在服务中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学习劲头,要努力做到小事不怠、夯实根基、久久为功。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进教师还要继续努力,尽快扎根融入组织,在管理与服务中体味,寻找工作中的营养,发现工作中的亮点,深入工作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