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报》

朝阳离退休党总支开展主题党日研学活动

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2025-06-27     浏览(6)     (0)

离退休党员在“七一”前夕参观吉大校史馆,重温学校发展历程,感受先贤前辈的感人事迹和伟大成就。参观时党支部书记赋诗表达对吉大“北上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老党员们纷纷表示将积极投身吉大建设。


本报讯 (余国友 张国华) “七一”前夕,朝阳离退休党总支组织25个党支部的180余名离退休党员,开展 “传承北上精神 续写吉大荣光”主题党日活动,前往我校中心校区校史馆参观学习,重温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峥嵘岁月,再次感悟众多先贤前辈的感人事迹和伟大成就。

走进校史馆,就像翻开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每一张照片、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都在诉说着学校一路走来的风雨兼程与辉煌成就。老党员们聆听着讲解员的介绍,细语交流声与实物展品交织,勾勒出从 “听党召唤”到 “薪火相传”的精神脉络。老党员们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回望历史引起了他们诸多思考与感慨。

泛黄的相纸承载着岁月的褶皱,每张老照片都是时光的切片。在东北地质学院创建展区,李四光回信复印件旁,喻德渊、俞建章等先贤从青岛、南京奔赴长春的路线图格外醒目。展柜中俞建章先生的旧皮箱、未拆封的教案手稿, “为东北育人才”的批注,让 “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有了形象与温度。在六校合并影像墙里,师生在荒野建实验室、用算盘计算数据的画面,重现了 “扎根东北”的奋斗场景。

纸页间的墨迹早已晕染开岁月的底色,笔尖游走留下的深浅不一的沟壑,是思想迸发的轨迹。唐敖庆量子化学讲义上 “让东北科研站起来”的钢笔字迹,沈家骢实验记录本里寒冬调试试剂的记录,诠释着 “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黄大年密密麻麻的出差行程表与 “献身祖国建设发展洪流”的手书,与新时代 “九种精神”展板遥相呼应,北上精神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高瞻远瞩、敢为人先的创校先驱、拓业先贤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学术大师、硕学鸿儒。他们坚持真理、人格高尚、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是学校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数十载风雨历程,他们都已故去,但吉大学子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校史馆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北上精神的活注脚———它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流淌在吉大血脉中、赓续在精神基因里。老党员们仿佛走进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橱窗中陈列的泛黄老照片和简陋的教具等实物都在诉说着吉大 “北上精神”的厚重历史。参观时党支部书记梁兆喜同志有感而发,赋七律诗一首:“吉大校史展新颜,学术发展量无边。北上精神当传承,学子奋发永向前。前辈拼搏换今日,后人自强续新篇。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共鸣中的主旋律,让吉大的 “银发力量”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