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伴着迅猛发展的 高科技,风起云涌的世界新军事变革为他 们的诞生推波助澜。党中央、国务院、中 央军委着眼未来军事主动权,决定依托普通 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从此, 汉语词汇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名字———中国 国防生。从填报志愿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把 理想写进了青春的日记,把脚步延伸在军旗 指引的方向,把信念播撒在奋进的征程上。
这是一个由31 名热情豪爽、血气方 刚的小伙子组成的立志献身国防事业的优 秀国防生集体,被沈阳军区评选为 “优秀 国防班”。这是一个纪律严明、制度完善 的集体,这是一个上下一心努力奋进的团 队,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充满激情,俨然 成为了吉大校园中一抹生机盎然的橄榄 绿!
科技强军 人才先行国防生是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 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 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 的和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的后备军 官,其中包含符合保送条件的保送生。由 于国防生的招生制度有所不同,150706 班 的同学入学的平均分数较本专业普通生有 几十分之差,但他们并没有被吓倒。“我们 要让150706 班成为吉大最优秀的班级”, 第一次班会的誓言激荡在耳边。
勤奋学习增强本领,把勤奋学习作为 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以全面提高自身素 质为己任,努力练就打赢未来战争的本 领。为了让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尽快赶上 不掉队,班级决定由成绩在前几名的同学 对落后同学实行 “一对一”的帮扶;为了 让学习中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他们每 周召开讨论会,提出问题讨论解决。从 此,自习室里出现了一群国防生努力的身 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系列的措施 和努力,班级的成绩已经跃升为年级中上 游。在第一学年的总评中,班级有3 人获 得校一等奖学金、6 人获得校二等奖学 金、9 人获得校三等奖学金;国家二、三 等助学金各18 名,法士特一等助学金1 名等。在第一学年的评优中,2 人被评为 校优秀干部、4 人被评为校优秀学生、1 人被评为校优秀团员、4 人被评为院优秀 干部、7 人被评为院优秀学生、3 人被评 为校优秀国防生、3 人被评为校优秀国防 生骨干。
携笔从戎,忠诚于党是国防生的责任 与使命。为此,班级成立了马列学习小 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们积 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党课,了解党的历史, 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先进理论,用科学理 论来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思想觉 悟。这在学院还掀起了一波学习党的基本 理论的浪潮,带动了其他班级同学全面投 入到学习党史及党的先进理论知识中。一 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班级中已有10 名党员,形成了党员带领更多同学一齐学 习进步的良好局面。
生为国防 为国防而生有一句话这样说:“祖国终将选择那些 选择了祖国的人。”选择了国防生这条路, 就是选择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而 今,新时代后备军官的激情又是何等的澎 湃!
穿上军装并不意味着是真正的军人, 合格的军人一定要经过训练场上的千锤百 炼和风吹雨打。国防生在保证完成大学专 业学习和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 还要接受必要的军政基础训练,打牢献身 国防的思想基础,掌握相应的军事知识和 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人作风养成。军政训练 内容包括军政理论教学、日常训练、假期集 中训练和见习锻炼。他们可能会因为陌生 的学校、陌生的人群、陌生却又必须服从的 各种条例条令而在夜里流下委屈的泪水, 他们也可能会因为每天不得不遵守的一日 生活制度而叫苦不迭。当一个小小的信念 成为行动时,便能成为习惯,从而形成性 格,而性格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
就像班长李瑞说的那样:“我们是一 个普通的集体,和众多大学生一样朝气蓬 勃,满怀豪情;我们又是一个特殊的集 体,我们立志献身国防,携笔从戎。我们 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国防生!”中国 国防生,生为国防,为国防而生!
作为“准军官”,为了做到 “政治合格、 军事过硬”这一总要求,同学们不仅利用 课余时间认真学习 “科学发展观”“当代军 人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思想知识,而且进 行各项军事训练。除了每天的早晚出操, 还有每年的暑期集训。在大一暑期集训 中,体能较弱的同学为不影响集体荣誉, 主动加强训练,腿肿了裹上护膝,脚起泡 了缠上绷带。战术训练中,在沙砾中匍匐 前进,虽汗已成泥、肘部流血,却没有一 个人喊苦喊累,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已 牢牢地印刻在了他们心中。忘不了每天清 晨那打破梦乡的集合哨声;忘不了那一首 首充满激情的嘹亮军歌;更忘不了暴风雨 中阔步向前的铿锵足音……过去,军训带 来的是肤色的变化,而每年的集训却让每 个人从灵魂深处领悟到作为一名 “准军 人”的责任有多么深刻:严明的纪律、严 格的操课、规范的作息……最终,他们在 军训考核中取得了各科目全部达标、优秀 率第一的好成绩。随后,在沈阳军区干部 部组织的国防生综合素质测评中,一举夺 得军事理论、体能、技能三项第一,不仅 为选培办争得了荣誉,更为吉林大学争得 了光荣。
崇尚荣誉 献身使命除了努力提高军事素质,150706 班的 所有同学还积极投入到学校、学院的各项 活动中。入学伊始,班级就参加了学院歌 咏比赛,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军歌、蓬勃 的气势,展现了他们独有的军人气质。初 露锋芒,他们不仅取得了本次比赛的一等 奖,也赢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国防 钢六班”。随后,在学院举办的新生杯足 球、篮球比赛中,场上队员激情四射,场 下观众掌声如雷。“国防钢六班”过关斩将, 最终获得双亚军。值得一提的是,班长李 瑞还作为吉林大学唯一代表在沈阳军区的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 主题演讲比赛中获优胜奖,在吉林省迎奥 运主题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不仅为班级 赢得了荣誉,同时也展现了吉林大学国防 生才华横溢的一面。
严明管理、稳步向前。初来乍到的他 们犹如一块块橡皮泥,为了成为最终的艺 术品,他们需要一个正确的、能够给他们 提供指引前进方向的 “模具”,而这个模 具就是 “纪律”!
2007 年 10 月,班级召开了第一次班 会,班委和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共同 制定了班级的 “纪律规定”,同时也成为 了他们日后学习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思想 指南,31 名兄弟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为 了规范内务管理,提高内务标准,他们又 制定了 “内务规定”,并坚持定期检查。 在一次领导检查中,选培办领导在查看班 级内务时评价他们说:“这应该作为所有国 防生的榜样!”这一句肯定的评价,更加 坚定了他们国防之路的信心。为了保障大 家的学习,合理使用电脑,班级制定了“电 脑使用规定”;为保障训练质量,班级还制 定了“训练规定”。不仅如此,150706 班还有 班级完善的会议制度;为保障自习时间,他 们设置了“自习时间表”,记录每个人每天 的自习情况。在完善的制度下,班级的管理 工作井然有序,各项工作顺利地开展。
作为当代青年,身上寄托着社会对他 们的期盼,同时也肩负着回报社会的责 任。团日活动中,班级举办了大型的 “献 血知识讲座”;2008 年冬天,在班级干部 的组织下,全员来到长春市光机小学义务 清扫积) ,光机小学校长亲自致以感谢 信,使得吉林大学国防生在社会中树立了 良好形象。两年来,150706 班一直积极参 加 “班助一”活动,他们资助了南岭小学 的张高赫同学,为他照亮了求学之路,激 励他不断前进。
“朝气蓬勃,志向远大,我们是新时 代热血青年;情系国防,知识报国,我们 是共和国后备军官;莘莘学子,从文习 武;携笔从戎,卫国戍边;国防生,国防 生,这名字就是誓言! 国防生,国防生, 我们高歌向前!”这是写给他们的歌,是 写给所有国防生的歌。150706 班,一个用 团结与诚挚打造的集体,将永远让他们为 之自豪,相信在钢铁般意志的引领下,一 定能够走出一条不悔的光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