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轻院》

嘿! “舒适圈” ,我要离开你了

2021-03-31     浏览(179)     (0)

文章讲述了舒适圈的危害,鼓励人们走出舒适圈,提升自己能力的极值。建议人们唤醒自我,直击内心,步步规划,落到实处,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一只老鼠,困于盛满粮米的罐中,日日饱腹,却不思逃亡的方法,最终将自己葬送入深渊。”“米罐老鼠”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此时此刻的你,是否发觉自己恰好是这只“老鼠”呢?
  “米罐”,其实恰好是“舒适圈”的代名词。“舒适圈”一词,看似与我们毫无相关,实则它正于一种无形的状态充斥我们身旁。当我们陷于舒适圈的时候,最大的表现即是安于现状。它使我们模糊自己的目标,消磨我们进取向上的态度;它使我们懒惰、颓废,不肯有所作为;它在精神上打压着我们,在行动上束缚着我们,它恰似嗜血虫,侵蚀着我们的身心,最终的一切,也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沉溺于舒适圈中,安稳闲适,会让人不思进取、故步自封,因而自我麻痹。回望古朝历史,元末,群雄并起,张士诚占据江南,享尽苏杭的富庶,最终却困于江南,失去进取之心;清政府坐拥辽疆,却困守刻板法则,终走向衰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阐述的道理无不映照于当今。浑浑噩噩的生活看似舒坦,但舒适圈却如罂粟花,外表光鲜,实则毒性“致命”。因此,我们需要迈出自己的脚步,挣脱牢笼,走出舒适圈。
  惠蒂尔曾说:“从不获胜的人很少失败,从不攀登的人很少跌跤。”沉溺于舒适圈使得我们减少对挑战与危机的触碰,从而逃避不确定性与其带来的焦虑、恐慌。没有了暂时的跌跤之痛与失败之苦,但也与之同时失去了胜利的喜悦与攀登向上的成就感。躲藏畏缩于舒适圈,只是一时对挑战的逃避,若终要面对,焦虑与恐慌亦是不可避免的,而舒适圈只会迟缓我们前进的脚步。因此,不妨作出一下几点尝试,走出舒适圈,勇敢去触碰未知的挑战,提升自己能力的极值。
一,唤醒自我,直击内心。
“突破是一个过程,首先经历心智的拘禁,继之是行动的惶恐,最后是成功的喜悦。”走出舒适圈,撬开枷锁,并非易事,而首先突破的第一道关卡,便是自己的内心。不满现状,却疲于改变,这是许多”圈中人“的想法,而想要撬开这一枷锁,最核心的便是直击内心所处的懒惰与傲慢。我们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不必害怕失败,亦不必担心周遭的不理解,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克服内心的不安,坚定自己想要做出改变的想法,明白自己在行动力上或思想上所存在的局限性,思索在舒适圈中原地踏步的原因,探索自己可发展的空间与前进的方向,以及在前进道路中会遇见的种种挫折及应对方法等,设想出多种可能性,在思想上吃下一颗”定心丸“。
二,步步规划,落到实处。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行动是维系现实与理想间的桥梁,若只是作为思想上的巨人,却是行动上的矮子,不有所作为,即便是再细致的规划,也终究撷取不到最后丰盈饱满的果实。因此,除了思想上作好动员之外,我们还需“物化”我们的思想,将其化为实操,依据自身情况做好规划,以”日日规、月月结、年年总”的方式调整计划,寻找最优途径去落实行动。
  如今,我们在所处的时代中,享受着便利的信息化、数字化通讯交通,以数以千计的非凡技术,无不是前人们呕心沥血,突破舒适圈,思索技术的发展模式,方才有如今的现代社会。时代快节奏发展,催生一批批显赫的人才,而如何在汹涌的时代浪潮下,站稳脚跟,跻身人才之列,最优解当属从自身出发,走出舒适圈,抓住机遇,拯救困于泥潭中固步自封的自己,撬开无形的枷锁,不囿于现状,发展自己。
  有言道: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扩大生命的宽度。是的,白驹过隙,韶华易逝,若给驻足停留的时间太久,那奔跑的时间就会减半。因此,我们要抓紧为时不多的大学时光,大胆地迈出第一步,勇敢地去尝试新事物,拓宽领域,对着舒适圈撒手道别:“嘿!我要离开你了,我要去寻找更优秀的自己。”(文/辜幼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