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院报》《健康信息》

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力量奋发有为以人民为中心,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2021-05-08     浏览(304)     (0)

编者按:广东惠州自古就有“岭东雄郡”之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方红色热土。惠州是辛亥革命策源地之一,是中国首批苏维埃政权诞生地之一,是东江纵队指挥部所在地。叶挺将军诞生于惠州,惠州也是廖仲恺、邓演达的故乡……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发展组织、建立武装,发动民众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岭东雄郡”红色故事经久流传,沉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这些红色资源,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见证,又是宝贵的历史财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这所历经九十四载春秋、惠州历史最悠久的三甲公立医院,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它激励着三院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为助力建设健康幸福惠州、国内一流城市策马扬鞭赓续奋进力谱新篇!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广东省惠州市一所区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党委下设26个党支部,现有中共党员601名,占医院职工总数的25%。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自觉强化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落实落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坚定性自觉性,教育引导激励全院广大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疫情防控大考中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作为惠州市定点收治医院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市区统一领导,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根据“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让医务人员和床位等患者,不让患者等床位和医务人员”的总体原则,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以党建引领构筑了“院内防控救治、驰援武汉荆州、网上问诊咨询、正常诊疗、核酸采样检测”五条战线,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院一盘棋,科学、高效、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和正常诊疗工作。一是迅速腾出3个隔离病区并在全院范围内抽调570余医护人员,确保疑似病例排查和住院需要;二是以“火神山”速度在一周内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急诊实验室,第一时间对疑似病例样本进行检测,从2020年2月5日到2021年4月22日,实验室共检测320492例新冠核酸标本,检测数量名列全市前列,为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疫情防控要求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室支撑;三是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后备志愿服务队,先后派出13名医护骨干驰援湖北荆州和武汉,派出14名医护骨干支援惠州市疫情防控后备医院,派出3名医技骨干支援辖区后备医院及香港核酸检测工作;四是针对新冠肺炎,在惠州首家开通了网上问诊和咨询服务;五是24小时在线负责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的转运调度与协调工作,与各社区防控小组保持密切联系,迅速出动负压救护车,及时准确地将247人次转送至指定场所,有效降低社区感染风险,有力保障了辖区居民生命健康和安全;六是派出多批次医护人员深入全市乡镇、社区采集咽拭子标本32万余份,为惠州市“网格化”防控体系阻击疫病传播,确保排查隔离“一个不漏”作出积极贡献。

2020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被中共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被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惠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惠州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援鄂医疗队员陈维生、徐永辉被授予“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利旭辉、马玲娣同志被惠州市委授予“惠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李雪松等4人被惠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惠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等。

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惠州市委、市政府、惠城区委、区政府和市、区卫生健康局的坚强领导下,自觉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积极推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医院现代化建设进程,以学科建设促医院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技术水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推动建设有温度的人文爱心医院;坚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推动便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

在医院党委的有力领导下,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和开拓创新,医院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斩获多项惠州第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15年——惠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实现资源整合,原四院正式改为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东院区并于2016年1月正式开诊后实现涅槃重生。

2016年——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填补了惠州市医疗卫生系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上的空白;作为惠州市重要民生工程项目之一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为满足辖区和周边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做出积极贡献。

2017年——获评惠州乃至粤东首个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成功晋级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2018年——获“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广东省第三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均为惠州医疗卫生系统目前唯一;牵头组建“惠州市胸痛中心联盟”,为建立科学的区域急性胸痛协同救治体系、进一步提高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使全市急性胸痛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作出重大贡献;建成“惠州市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为国内首家以“生命、健康、安全”为主题的互动体验馆,并免费向惠州市民开放,开展健康宣教,成为健康惠州建设新亮点。

2019年——被确定为“广东省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获评“广东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惠州唯一);获评惠州首家全国“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

2020年——获评“2019年广东省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示范医院”;获评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单位”;获评惠州首个中国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国家级标准版房颤中心,为惠州唯一!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医院党委积极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积极参加援非、援疆、援藏以及援川等医疗援助工作。积极开展扶弱助残和公益慈善活动,先后与社会各界爱心组织联合开展了“白内障复明工程”贫困白内障患者医疗救助、“关爱女性 幸福惠州”乳腺疾病免费普查、“慈爱救心”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医疗救助、“惠州市耳聪工程”贫困听障儿童等耳疾患者医疗救助、“足脊健·少年强”惠州市青少年足脊健康筛查、“笑脸重现”贫困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患者医疗救助等公益慈善项目,筹募救助善款超过1000万元,惠及患者超过26万人,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2020年,惠州市耳聪工程评为“2019年广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21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七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积极开展健康帮扶纾解民困。在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10户贫困家庭精准扶贫任务外,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按照惠城区卫健局统一部署,医院党委深入开展“健康帮扶党员责任岗”活动,组织382名党员与山区382个困难户“一对一”进行健康扶贫。为这些家庭建立《就医服务卡》,每月定期联系,提供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出入院协助等服务。对来院就诊住院的群众,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免费提供住院用餐,对其医疗费自费部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全部减免,让困难户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看上病、看好病。同时,发动党员捐款捐物献爱心。近年来,先后为73名困难群众提供健康服务,帮他们切实解决了后顾之忧,为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医院党委率先在惠州开展“百名党员下基层”健康帮扶党员责任岗活动,进一步深化巩固扶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底线,“组合拳”打出清风正气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推出监督新举措。率先开通“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开展廉政查房工作、院内巡察工作,组建内部巡察小组,始终把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通过明察暗访、定期督查、重点抽查、专项检查等形式对重点岗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的廉政风险进行排查和防范。打造三级责任体系,从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到分管领导到责任科室层层落实。一系列“组合拳”的打出,有效地划定了医德红线、设定了行为底线,推动了医院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在全院内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近年来,医院没有发生重大违法违纪案件。

党史学习教育中,医院党委结合本单位实际,高标准安排、高质量推进、高要求落实,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一方面抓好全院学习教育,开展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方面主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报道,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学习教育深入人心。加强宣传报道创新,在医院新媒体平台上新开设了《百年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永远跟党走》等多个栏目,组织人员深入医院临床一线及各支部采访调研,全方位、多角度对外传播,先后有23篇推文被学习强国、澎湃政务、南方日报、惠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平台采用转发,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