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姬,中共党员,土木工程学院教师,现任学院教工第七党支部书记,兼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系主任,校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岩土工程”的骨干成员。荣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以变求新,为教研模式“立标”张秀姬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比感受并见证一个人的成长更为神奇的事情。学生们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主要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作为老师,在他们需要帮助、需要指引的时候,伸出援手,是她应尽的义务。“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她长久坚持的教研理念,此外,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多次获得教学质量奖。以善促学,为学生考研“助力”在平时,张秀姬经常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关注了解学生的志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她也通过考研宣讲会、动员会、经验交流会、结对帮扶、模拟复试等多重举措为学生考研全力保驾护航。提及考研,张秀姬也有一些小建议:学生首先要进一步了解考研、认识考研、熟知考研,做好考研规划,利用好现有资源,有条不紊地进行考研复习;其次,在面对考研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最后,考研道路上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厚积薄发,才能终得成功。以持升能,为漫漫科研“添砖”在高校中,教学是科研的发展与体现,科研是教学的基础和保障。秉承这样理念,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同时,张秀姬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并且主持完成一项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她感到非常地幸运与感恩,幸运的是行业专家对她研究领域和工作的认可,她才能获批该项目;感恩的是在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下,她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基金项目。
她说,科研是一项让人感到幸福又辛苦的工作,收获的时候是幸福的,但是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往往充满艰辛和曲折。急于求成的心态对于科研的伤害最大,欲速则不达。当她碰到科研难题时,首先会摆正自己的心态。她认为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做科研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后,剩下拼的就是功底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就像定好爬山的目标和路线,剩下就是不屈不挠的攀登。张秀姬提到自己当年在读博士时,导师经常用打井挖水的道路鼓励他们做研究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她也一直坚持着这种精神,漫漫科研路,她忍住了时间的寂寞,度过了过程的枯燥乏味,尝到了成果的乐趣。她说:“坚定目标,摒弃浮躁,甘坐冷板凳,硕果才会随之而来。”
作为老师,她全心全意辅导学生学习,给学生开路,为学生考研保驾护航;作为党支部书记,她身体力行,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环境;作为科研人员,她全心全意搞科研,苦中作乐,坚定目标。这就是张秀姬,坚定教育教研、学生考研、自身科研,最终实现硕果满园。
(学生记者:崔龙杰 王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