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响起,观众席洋溢着期待又愉悦的一张张笑脸,候场区的各位演出者亦是既激动又紧张,一曲终了,下一个节目又热火朝天地展开。这是我校在清心广场举办的社团文化节,街舞与话剧交织,流行与古典相撞,各个社团都在本次活动中展现出他们独特的风采。
航模协会:求知为翼
人类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航模协会就是以求知为翼,翱翔在科学的世界中。
航模协会成立于2013年,旨在为热爱航模、勇于创新的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在航模协会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航模的构造、学习机械驱动原理,还能自己操控航模进行飞行。航模飞行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飞行技巧完成任务或进行表演,却也会因此产生失误导致模型坠毁。可见,虽然航模的原理和制作过程是复杂的,但最简单的不过是一份平稳降落时的欢喜。
“感兴趣的人很多,但真正坚持下来的很少。”航模协会负责人,来自机械与电气学院 18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朱亚东感叹,有很多人参加航模协会只是一时地好奇,很快就退却了。可坚持着这份爱好的人,也有富足的收获,航模协会除了钻研航模飞行,还会参与各类创新类竞赛。在航模协会工作室的储物柜里放着一沓获奖证书,其中“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连续三届取得的好成绩是他们航模人最自豪的成就。
滑板社:在滑板里找到另一个自己
社团文化节上,南工 NIT 滑板社的成员踩着滑板从清心广场侧边的台阶上一跃而下,平稳落地后又配合默契,接连踩着滑板越过提前设好的障碍,飘逸又洒脱的一系列表演瞬间引发欢呼,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NIT 滑板社成立于 2016 年,这支年轻的社团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了学校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天晚上,清心广场上都会聚集着许多玩滑板的人,路过的学生也会被他们娴熟的技巧吸引而驻足。
对于大部分成员来说,滑板社就像是他们的心情释放地,是忙碌的大学生活里精彩又重要的环节。
“给想学滑板、喜欢滑板的人提供一个聚集地,大家因为兴趣爱好聚在一起,彼此之间都是朋友”,这是滑板社一直以来的宗旨。清苑墨韵汉服社: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江畔晚风拂柳,诉尽离愁……”清苑墨韵汉服社的4名成员身着不同型制的汉服在清心广场上唱起了这首旋律悠扬的《山外小楼夜听雨》。汉服齐胸襦裙偏活泼可爱的风格,对襟齐腰则更倾向于温婉,宋制简约清爽,明制则比较端庄大气。他们的表演在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冲击下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一番别样的韵味。
清苑墨韵汉服社共有150名社团成员,日常会举行一些关于节日的活动,譬如元旦、端午节都会穿着汉服团建。他们也会经常对汉服、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普及。除此之外,社团还会学习一些简单的汉礼、古典舞,从而让更多人对中国传统的汉文化有所了解。
有章服之美,故称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清苑墨韵汉服社秉持着把汉服文化带进校园,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交流和学习平台的理念,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爱坚守,传递温暖
青年志愿者协会于 1995 年创立,是我校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组织。一直以来,青协坚持“诚心为他人,爱心献社会”的宗旨,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原则精神,大力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展示了我校大学生热心公益的风采,为推动我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青协包含的机构部门有八个:办公室、监察部、内联部、外联部、心语部、宣传部、微爱服务队。协会建立了很多长期稳定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服务基地,常年活动于学校各个角落,并为敬老院、福利院、南昌汽车站、聋哑学校等志愿服务单位提供帮助。如今,青协共有干事28人和2000 余名的协会成员,累计为合作单位和学校提供志愿服务百万余小时。
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活动园地也与其他办公室有所不同,这是一个布局非常温馨的“家”,是属于所有志愿者的心灵港湾。墙壁上贴满了志愿者参加活动的剪影照片,以及志愿者们共同许下的诺言: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真情奉献,不计报酬帮助他人,传播文明,服务社会,践行志愿者精神,为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落日的余辉映衬在天空中,一年一度的百团大战落下帷幕。同学们用歌声、舞蹈、风采展示秀出来一代大学生的活力与青春。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的时光里将这份活力四射、青春动人带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