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席祖冲 姚俊 孟奇勋 刘介明) 6 月 25日,由湖北省知识产权局主办,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武汉纵横天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三期“知海领航”专利导航发布会在湖北省图书馆举行。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治田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副校长吴超仲,中国工程院院士姜德生出席会议并致辞。
吴超仲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 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 不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供给侧改革,持续提升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能力,有效发挥专利导航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支撑作用。 他指出,今年初在省局的大力支持下, 学校与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合作共建的湖北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名单。 学校将以此为契机, 推动与行业龙头企业全方位、全过程深度合作,促进专利导航成果高水平应用,提升学校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助力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姜德生院士在致辞中指出,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保护科技创新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在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技成果应用、 保护创新创造成果以及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他强调,科技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以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胜势,为湖北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治田发表讲话。 他强调,深入推进专利导航工作机制,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省委、 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加强科学决策的基本要求。 他要求,在用好地球空间信息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的基础上,完善湖北省地球空间信息产业专利联盟机制,利用专利导航引导地球空间信息相关企业快速了解产业技术现状和竞争对手专利布局、 精准挖掘产业技术领域存在的空白点,合理规划技术创新的实现路径,在节省研发费用的同时提高技术创新效能。
活动现场,法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湖北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刘介明教授发布了 《地球空间信息产业专利导航报告》。 报告通过对湖北省地球空间信息产业与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现状、技术需求、典型城市、主要研发主体与技术热点等展开专利大数据分析, 总结了湖北省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了促进湖北省地球空间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七大具体举措。
在发布会上,吴超仲副校长和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 局长刘治田共同为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地球空间信息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同步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