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成都锦城学院 - 《锦城学院报》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内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创新创业赛事

全校动员 逢奖必争 展我校师生壮志雄风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锦城学院动员大会暨组织工作培训会顺利举行

作者:三练三创办公室 邓忠君 陈奕如 涂静    
2018-06-13     浏览(61)     (0)
    本报讯  5月31日下午,我校于和平大楼主楼500会议室举行了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锦城学院动员大会暨组织工作培训会,旨在动员全校各有关职能部门、各学院,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积极筹备和参与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长邹广严,副校长王亚利,校长助理、学工处处长冯正广出席会议,参会的还有学工处、教务处、科研处、团委、各学院分管领导、学生科长、团总支书记、创业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会议由学工处副处长李峤主持。
    校长邹广严在会上作重要指示,他明确指出,对于奖项,锦城学院“必争”,锦城学院要勇于争第一,要尽全力做到最好。邹校长还提出五方面要求,一、看准时机,抓住机遇;二、全校高度重视,全力备赛;三、教师必须参与,营造师生共创新局面;四、培养热衷创新的骨干(教师、学生)队伍;五、纳入考核,予以重奖,其中重要项目将给予单独奖励。他强调,“互联网+”比赛国家高度重视,我们要全力以赴,落到实处,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校长助理、学工处处长冯正广进行工作部署,他肯定了我校在过去三届“互联网+”大赛中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本届大赛参赛项目应侧重于提高项目质量、增添科技含量、增加专业老师的参与度、做好项目商业模式等,又指出了我校目前主要的挑战在组织工作上,须利用我校13年来“三创”教育的坚实基础,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大赛中。
    三练三创办公室主任邓忠君就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文件进行解读,针对本届大赛的15点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就前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校参赛项目数量、参赛人次与全省其他高校进行了对比分析,就我校三届大赛金奖、银奖、铜奖的获得数分别与全省其他高校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项目数量+项目质量”共同推进的思路。之后,三练三创办公室周雪老师对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工作进行了解读,对本届大赛的赛道设置、参赛项目类型、参赛项目组别、赛程安排、各赛道报名要求、学生及指导参赛激励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对大赛总体安排、筹备工作情况及赛事组织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下一步组织工作进行了具体业务培训。
    副校长王亚利提出两个目标:一是保组织奖,二是保金奖。她特别强调请各学院主要领导应高度重视,这两个目标任务艰巨,创新创业是我校的特色,因此我们更应该全力以赴。她说到,一是要将有技术含量的项目挖掘整理出来,认真组织专业教师研究,仔细分析项目;二是要请专业骨干教师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真指导,用心用力;三是培养两支队伍很重要,一支是热衷于指导学生大赛的教师骨干队伍,另一支是热衷于创新创业的学生骨干队伍。
    大会最后,与会领导、老师交流发言,大家各抒己见,针对本次大赛的组织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想法与操作方案。这次动员大会大家的积极性充分被调动,热情高涨,言谈间满是对前景的憧憬与向往。

    我校自2005年建校伊始就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当年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提出了“三练三创”实践教育,并于2006年就将创业教育纳入全校学生的必修课,设置创业学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业精神。锦城学院有着天然的创新创业基因,锦城的校史就是一部典型的创业史。在邹广严校长办学思路与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始终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希望我校师生在新时代,与时俱进,积极加入创新创业热潮,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