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农林大学 - 《浙江农林大学报》

秋风匝地,有声

作者:文/常紫晴    
2024-10-31     浏览(73)     (0)

子俞在外婆家成长,秋天的劳作让她感到不适。父母带她离开小镇后,她对秋天的回忆变得不同。外婆去世后,子俞更加怀念秋天的美好。

木心说,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吹来的。

子俞现在也这么想。子俞出生在一个小镇上,镇上的青壮年不是外出务工,就是留在镇上做些小买卖。子俞的爸妈也不例外,去了外地打拼,把子俞留在小镇的外婆家。

外婆家一点也不孤单,有二姨家的表哥,小姨家的表姐和表弟,以及子俞的哥哥。

孩子们聚在一起总是贪玩的,小小的一方天地却能干不少事,跳房子、炸金花、木头人……春天,子俞喜欢外婆园子里悄悄探出头的野花,撷下几朵戴在头上,配外婆给自己扎的弯弯的小辫儿,可爱极了!

童年的夏天也是子俞生命里浓墨重彩的一笔。摇动的蒲扇,炎热午后的蝉鸣,围满课桌的不同年级的暑假作业本……外婆总会骑着三轮车带子俞去镇上的大超市买孩子们爱吃的果冻、雪糕、牛奶,放在冰箱里。

入了冬的日子也是充满期待的。随着春节的脚步近了,在外地工作的爸妈就要回来一起过年了。小子俞总会在脑海里一遍遍猜爸爸妈妈今年要带什么新奇的礼物给她。

独独少了秋。子俞不喜欢秋天。秋的回忆着实不算美好。

这是家里最忙的时候。蓝天白云下,子俞不得不跟在外婆身后,拿起锄头和镰刀,学着外婆的动作手起刀落,用洁白绵软的小手劳作着,穿梭于田间地头,忍受着汗水和泥土依附在身上的不适。

小子俞却不敢喊累。望着外婆佝偻的脊背,她只能表现出干劲十足的样子,她总觉得只要她多干一些,外婆的腰就能弯得慢些。子俞看着自己洁白光滑的小手一点点粗糙磨茧,身上剌了一道道口子,心里的落寞像孤岛一样突出,却又无法言语。

丰收,对种了几十年地的外婆来说,是来自土地的馈赠。外婆是大地的守望者,不止为了温饱,子俞觉得外婆对土地有特别的情感。每每收完庄稼,外婆脸上总有藏不住的笑容,胃口都比平时好上一些。就连几个小孩做错事外婆的语气也比平时柔和些。秋去冬来,过了很久。子俞的爸妈在子俞五年级的时候带着比往年多上一倍的年货高高兴兴地回了家。年夜饭上,子俞爸妈高兴地告诉外婆在外地的生意有了起色,并给子俞和哥哥办好了转学的手续。子俞有些舍不得外婆,舍不得外婆家里的哥哥姐姐……但小小的她除了听从安排,什么也做不了。

就这样,小子俞来到了爸妈在外省的家,没多久便到了上中学的年龄,新环境的新奇与陌生刺激着子俞,大大小小重要或不重要的考试也剥夺了子俞很多的时间。渐渐的,四季更迭对子俞来说好像只剩下添衣减衣,她不再像从前那般讨厌秋天,只是每到秋天还总会想起外婆佝偻的脊背。

岁月更迭,高二期末考试结束后,妈妈如实告诉了子俞外婆的病情,检测结果是癌症中期。妈妈说外婆年轻时操持着一大家子,老了还要照顾五六个小孩,她将一生奉献给了家人。

病情反反复复,时好时坏。不到两年,外婆最终还是在一个她最爱的秋天永远地离开了。

子俞浑浑噩噩地坐上高铁赶回了老家,白色的小花这次被戴在了子俞的胸前。

这是外婆的最后一个秋天。

没有丰收,没有劳作,没有外婆喜悦的笑脸。

子俞静静站在妈妈身后,扶着她的身子。空气里弥漫着秋的丝丝凉意,刺痛着人的皮肤。子俞的思绪也飘到了遥远的地方。

子俞想,她再也不会讨厌秋了。

她将用一生来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