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牛年纪事
辛丑年1961:未来已来,他们刚刚踏上农业科教新征程
本文介绍了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在1961年的情况,当时国家实行了“八字方针”,两校制定了本校执行“高教六十条”的规划方案,并恢复整顿教学秩序、修订教学计划、加强师资培养、改变领导体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许多毕业生后来成为学校科教事业的中坚力量。
■本报记者 何志勇
1961年,辛丑牛年,这是纠正错误,承上启下,蓄积力量的一年。
1958年至1960年,“教育大革命”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大跃进”。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这一年,按照中央精神和“科研十四条”的意见,北京农业大学“对1958年以来错误批判的知识分子进行了甄别平反、赔礼道歉”;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应届毕业生在人民大会堂听报告,“陈毅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向戴‘白旗’的师生道歉”。
这一年,在“八字方针”指导下,《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高教六十条”)出台,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一次大调整。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也分别制定了本校执行“高教六十条”的规划方案,后来在恢复整顿教学秩序、修订教学计划、加强师资培养、改变领导体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这一年,一大批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其中有很多留校任教。毕业生黄铁城、汪琳仙、兰林旺、李长荣、龚绍先、郑大豪、林家栋、朱立荣、曹一平、魏淑秋、陈德威、于梁、陆钢、马秀玲……;留学归国的温代如、李孙荣……,这年留校的毕业生,后来都成为学校科教事业的中坚力量。
23年后,白人朴开始连续担任五届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主任委员(理事长)。
25年后,张文绪开始扎根湘西开展扶贫事业,创办了武陵大学。
31年后,孙拓培育出世界首例精子为载体的转基因羊。
42年后,许启凤以玉米新品种“农大108”的选育、生产,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6年后,宋同明以高油玉米的选育、生产,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资料来源:《百年纪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