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中国农大扎根河北曲周45年服务乡村振兴掠影(5)

综合发展 情留大地

2019-03-30     浏览(107)     (0)

文章介绍了曲周实验站在中国农业发展历程中的贡献和未来发展方向。曲周实验站致力于探索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并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验站将继续努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六五”“七五”期间,以改土治碱为核心的科学会战取得了辉煌成绩,实现了农业发展一次飞跃。未来,中国的“三农”往何处去?以辛德惠院士为首的团队开始了新的征程,努力探索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提出了《农业农村发展三阶段战略》。按照“三阶段”战略,曲周农业发展已经进入综合农业阶段,正在迈向城乡一体化阶段,曲周实验站开展了科研、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工作。
  在“八五”至“十二五”期间,曲周实验站围绕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筛选引进了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品种,并进行了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展土壤培肥、土地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育了具有高产、节水、专用和保健等功能的十几个农大品牌的小麦新品种,并实现了大面积均衡增产。提出了棉麦一体化的配套技术体系,实现了棉花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开展了无污染农牧业生产技术和农业信息工程研究,开发了小麦、玉米、棉花等的管理决策系统,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发展;建立了以氮磷肥配比试验为代表的长期定位试验9个,取得了一系列试验数据并发表了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多项,其中在黄淮海平原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规划、控制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因野外工作成绩突出而获得科技部的先进集体,石元春院士获评突出贡献奖。
  这一时期,曲周实验站先后探索了农业合作社模式和农民培训模式、成立了曲周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创办和引进了农业企业,建设了科技服务一条街,成立了以酵母饲料厂和菌种站为核心的生物制品实验开发公司。
  “十五”期间,曲周农业的发展逐步进入了“城乡一体化阶段”,%曲周实验站功能拓展为“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实验站积极协助曲周县进行曲周绿色规划、次中心城市规划,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郝晋珉教授团队协助曲周县进行了县域土地总体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绿色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人才培养是实验站的主要职能之一。这一时期,在辛德惠院士等的倡导下,曲周实验站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大批教师和研究生在此开展研究和推广工作,先后有50多位在实验站工作的教师晋升为教授和学校相关学科的骨干,培养了200多名研究生。
  曲周实验站逐步成为学校本科生开展认知实习的重要基地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基地,还承担了东京农业大学本科生的农事实习,中国农大资环学院、生物学院、理学院以及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学生实习任务。
◎1993年,丰收的曲周农民向辛德惠报喜。
  ◎1990年代,辛德惠等规划五县治理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