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航空学院 - 《山东航空学院报》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白天上课直打瞌睡,晚上大脑异常活跃,学习效率低下”“不知道怎么了,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一想到学习,我就莫名烦躁不已”“即便制定好每天的学习计划,却常常半途而废”……虽然新学期开学已经半个多月了,但是不少同学仍然存在精神涣散、乏力疲惫、情绪低落、孤独失眠、上学恐惧等现象,“开学综合症”成为他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拦路虎。如何切换为学霸模式成为摆在不少同学面前的一道难题。
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八成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严重的“开学综合症”。网上曾列举了“开学综合症”的主要表现:无精打采,疲劳综合症;头晕脑胀,睡眠综合症;没有胃口,代谢综合症;躁动不安,焦虑综合症;眼睛不适,沉溺网络综合症;精神涣散,上课恐惧症等等。不少同学纷纷表示中招。“白天无精打采,晚上熬夜刷剧、升级打怪……”正如小程所言,假期里和开学初很多人忽略了平日对自我的约束,熬夜打游戏、追剧,暴饮暴食,一旦强迫自己立即进入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生活模式,就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更有甚者会感觉身心萎靡,情绪低落或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跟不上课堂节奏,以致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校园生活。对此,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中心有关教师表示: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对自身缺乏清晰合理的规划,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且不能及时调控自我而引发的。这种状态只是一种身心亚健康的状态,只要进行适度调整,就可以“满血复活”,尽快恢复到正常学习状态。但若是不能及时调整,就会形成厌学情绪,进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新学期预示着新开始,只有摆正心态,及时调节自我,才能尽快适应新学期忙碌而又充实的生活。首先要努力调整作息时间,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坚持早睡早起,合理制定作息计划,调整紊乱的生物钟,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睡前可坚持热水泡脚5—10分钟,通过听音乐等方式静心。选择合适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极、做瑜珈、做早操等,有效地解除疲劳,调节大脑神经,修复身心疲惫带来的损伤,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面对“开学综合症”狂风暴雨般汹汹袭来之势,外国语学院大二学生小李每天早早起床,先到校园里慢跑,调整身心状态,之后坐在聚英湖旁晨读,不知不觉生活状态很快就转换过来了。同时,要找准定位,针对不同阶段为自己确立合适的“小目标”,并为之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将计划分解到每一周、每一天,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为自己加压。最重要的是,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律意识和自我时间管理能力,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严格执行学习计划,提高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抵制各种不利于学习的诱惑,向拖延症、懈怠症Say“No”。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放松心情平复焦虑。可多喝茶、多吃水果、多吃粗粮、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等,少油、少糖、少盐,舒缓肠胃,弥补体内营养失衡。每天学习一段时间后,可通过闭目养神、聆听舒缓的轻音乐、读书阅报、深呼吸等方式调整身心,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暖花开之际,让我们调整身心再出发,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用奋斗书写自己的追梦故事,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学生记者 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