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湘潭大学 - 《湘潭大学报》

校领导深入对口扶贫点龙山县补洲村实地考察

2016-11-15     浏览(77)     (0)

  本报讯 (记者 王成奇 通讯员 周鹏飞)11月12日至13日,校党委副书记周益春、副校长刘长庚来到我校对口扶贫村龙山县苗儿滩镇补洲村,实地考察我校精准扶贫工作,并代表我校师生向补洲村捐赠25万元。
  刘长庚指出,补洲村要利用好国家扶持政策,抓住发展机遇,结合村情民意,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努力探索一条山青、水绿、天蓝的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周益春表示,自与补洲村结对以来,湘潭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十分关注和支持补洲村困难群众,为补洲村脱贫致富鼓劲,希望全体村民主动激发致富的内生动力,把产业发展起来,真正富起来。
  周益春、刘长庚一行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情况,嘘寒问暖。贫困户尚顺炎感激地说:“湘潭大学是真扶贫、扶真贫,把我们贫困户装到心里头,我们心里暖暖的。”
  补洲村蔬菜基地是我校实施生态观光农业扶贫规划中的一个重要主打项目,在县委副书记贺代贵、县委常委符家波等陪同下,周益春、刘长庚考察了蔬菜基地500吨自动喷灌蓄水池、蔬菜大棚、冷藏室、生产道路、蔬菜播种育苗等建设情况。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现在合作社请我做工,在家门口每个月就可以赚到两千多,而且每天可以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感到很幸福。”当地百姓在蔬菜基地建设中通过务工增加收入,村民向青山切身体会到了扶贫项目带来的实惠。
  据了解,补洲村共有128户585人,有精准脱贫户58户247人。自2015年对口扶贫补洲村以来,我校立足村情,积极为精准脱贫献计献策,并实施了一系列帮扶项目,如硬化产业路1500米,成立了蔬菜合作社,启动实施60千千瓦光伏产业扶贫项目。此外,还为村里学生每人赠送了1套经典书籍,组织学校师生开展了支教活动,走访慰问村里的贫困学生。下一步,我校还将筹集资金建设社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
  随着驻村扶贫工作不断深入,昔日基础设施薄弱、致富门路少、经济状况落后的偏远山村日益欣欣向荣。补洲村支部书记尚顺国激动地说:“我当支部书记40年了,湘潭大学是投入最大、最实干的帮扶单位。”
  龙山县委副书记贺代贵指出,湘潭大学扶贫队深刻领会精准扶贫精神,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坚持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坚持扶贫规划与群众需求、扶贫政策与因地制宜、挖掘内在潜力与争取社会资源四个方面的结合,项目推进顺利,成效显著。
  校党委统战部、商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相关负责人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