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大学 - 《河南大学报》

藏书签名本背后的故事———纪念先父李春祥先生

作者:李 兵    
2024-01-25     浏览(217)     (0)



  先父李春祥先生(1930—1993),四川省合川县(今合川市)人,1950年9月考入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中文系,1954年本科毕业,分配到河南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中文系任教。他生前为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理事、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及《三国演义学刊》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世纪80年代,先父的《元代包公戏选注》《元杂剧论稿》《元杂剧史稿》相继出版后,他就自购赠送学术界的师长、友人及弟子。郑州大学何均地教授得书后乘兴填词:“李春祥同志惠赠《元杂剧论稿》,粗读后赋,并寄之以表谢意。论著新刊墨未干,元人杂剧一家言,秋窗展读晚风寒。掩卷思君肠内热,幽微探索苦年年,奈何印数只盈千。(198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邓绍基先生在为李修生先生《元杂剧史》作序时云:“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我曾读到过李春祥同志的《元杂剧史稿》。”
  先父终生从事元明清文学教学与研究,故藏书多与本专业有关,其中作者签名或题词赠予先父的书籍约100余册,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与先父其他藏书相比,这些书凝结着他与赠书者的学术友情或师生情伤,体现了一种人文情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版本鉴赏价值。一、丰富多彩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古代文学学术领域十分活跃。先父经常外出参加各级学术会议,结识大批学术界朋友。1977年10月他与本系李博先生同赴合肥、扬州有关高校取经,结识了李汉秋先生、徐沁君先生等。其后他们不断有书信往来,李汉秋先生并赠有《儒林群丑的讽刺画卷———评吴敬梓〈儒林外史>》《〈儒林外史>研究资料》《关汉卿名剧赏析》,徐沁君先生赠有《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元曲四大家名剧选》等。同年12月先父与本系华钟彦先生赴山东泰安,参加20所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编写会议。他结识了姚奠中教授等学术界名流和同龄学者俞绍初教授等。姚奠中教授赠有《咏晋诗选》,俞绍初教授赠有《王粲集》《建安七子集》。
  1982年5月先父在信阳师范学院讲学,为该校中文系学生作《西厢记》《红楼梦》的学术报告,此时张国光教授也被该校邀请讲学,两人由此结识。此后,他们又在《水浒》学术会上不断见面,故张国光教授赠有《古典文学论争集》等。
  先父与邢治平教授共事多年,同教元明清文学,见赠有《〈红楼梦>十讲》,先父介绍邢教授加入中国红楼梦学会。
  赠书者有很多与先父是双重关系,或既是他的学生又是同事,例如,邹同庆先生赠《咏春古诗百首》,题“李老师指教,学生:邹同庆,1986年11月27日”。张俊山先生赠有《唐诗绝句新解》、岳耀钦先生赠有《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毕桂发先生赠有《精选历代诗话评释》、苏文魁先生《鹅卵石》、陈江风先生赠有《神鬼世界与人类思维》、谢玉娥先生赠有《女性文学研究教学参考资料》、胡山林先生赠有《文艺欣赏心理学》、沈卫威先生赠有《文化·人格·心态———认识胡适》。或是先父弟子,后到北京读研究生并工作,例如廖奔、刘彦君先生赠有《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中国戏剧的蝉蜕》等。
  何剑熏教授是先父在西南师范学院的老师,赠有《楚辞拾藩》。先父与在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的同班同学保持友好关系,林序达教授赠有《反切概论》、汪泽树教授赠有《古诗鉴赏初阶》、庹修宏教授赠有《中国民族文学与外国文学比较》。
  有些赠书者,既是古代文学研究者又是书法家,如李昌集教授赠《中国古代散曲集》、佟培基教授赠《通用书法教程》。这些书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在元曲研究界,张燕瑾先生赠有《〈西厢记>浅说》、宁希元先生赠有《元人散曲选萃》《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段启明先生赠有《〈西厢>论稿》、谢伯阳先生赠有《诸宫调两种》、邓绍基先生赠有《元诗三百首》、车锡伦先生赠有《〈聊斋志异>戏曲集》。先父与胡世厚研究员的友谊,是从研究元曲开始。他们经常在一起开会,商讨学术问题,故胡世厚研究员赠有《白朴论考》等。先父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与李修生先生结下深厚友谊,其赠有《乔吉集》《中国文学史纲》等。马紫晨先生赠有《中原文化艺术社会调查》《河南戏曲音乐札记》。
  在明清小说学界,段启明教授赠有《〈红楼梦>艺术论》、曾扬华教授赠有《〈红楼梦>引论》、尚达翔教授赠有《高鹗诗词选笺注》、黄进德教授赠有《曹雪芹江南家世考》。张之先生赠有《〈红楼梦>新补》、周玉清先生赠有《〈红楼梦>新续》。李梅吾教授赠有《中国小说史漫稿》、沈伯俊研究员赠有《〈三国演义>辞典》、胡世厚研究员赠有《人才与谋略———〈三国演义>启示录》、霍雨佳先生赠其著《〈三国演义>美学价值》、王基教授赠有《〈三国演义>新论》。袁世硕教授赠有《蒲松龄事迹著述考》。
  先父在编辑出版界也结交了许多朋友。丘菊贤先生是《元杂剧史稿》的责任编辑,虽是新知,不仅赠予其著《中华都城要览》,还赠有全家照片。张如法先生是《河南大学学报》资深编辑,先父的学术论文多经他手编辑,张如法先生赠有《编辑社会学》《绿原研究资料》等。宋应离教授既是先父的学生又是朋友,友谊长达数十年。宋应离教授长期担任《河南大学学报》主编,经常与先父交流学术信息,赠有《中国大学学报研究》《中国大学学报简史》,均题“李老师指正,应离”。《郑州师专学报》主编何权衡教授也赠有《两汉乐府诗欣赏》。人民文学出版社孟庆锡先生赠有《飞龙全传》校点本。
  还有史学届的赠书者,例如,周保珠先生赠有《宋代东京研究》《简明宋史》、孔宪易先生赠有《如梦录》、栾星先生赠有《李岩之谜》、穆德全先生赠有《二十四史讲座》。
  另有港台学者的赠书,例如香港友人李知其教授赠《退居集》《安年集》《红楼梦之谜》,何贵初先生赠《元明清散曲论著索引》。台湾友人李殿魁先生赠有《双渐苏卿故事考》。二、动人故事这些赠书,还有许多动人故事:20世纪50年代末,先父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曾到北京大学旁听中山大学王季思教授的中国戏曲课。20世纪80年代末,王季思教授为《元杂剧论稿》撰写序言。先父1993年10月14日病逝,当年9月他还得到王季思教授赠送刚刚出版的《玉轮轩前集》,该书题“春祥学弟惠存,季思”,体现了老一辈学者对他的关怀。此前王季思教授还赠有《求索小集》《玉轮轩曲论新编》《玉轮轩曲论三编》《元明清散曲选》。赵海江教授于1993年9月30日看望病重的先父,并赠书《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体现了深厚的师生情。
  康保成教授是先父培养的硕士研究生。1984年他考取中山大学博士究生后,一直与先父保持师生关系,他的《苏州派研究》《关汉卿剧作赏析》《中国近代戏剧形式论》等皆题“春祥恩师教正,学生保成敬呈”。先父病危时,他专程乘飞机从广州回开封看望。
  先父在河南大学中文系工作近40年,深受老一辈学者的影响。本系任访秋教授赠有《中国古典文学论文集》《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稿》《袁中郎研究》《中国新文学渊源》等;高文教授赠有《高适岑参选集》;华钟彦教授赠有《五四以来诗词选》《花间集校注》《诗歌精选》《老子译注》,体现了老一辈学人对中年骨干勉慰的情谊。李嘉言教授逝世20多年后,其家属代父赠有《李嘉言古典文学论文集》《长江集校注》;万曼教授逝世20多年后,其家属代父赠有《杜甫传》,由此亦可见先生的为人处事。
  先父对正在研究的领域之书,必先读为快。例如,叶长海教授赠的《中国戏剧学史稿》,他很快阅读并批注。
  还有个别书是由学术界名流转赠的,如王运熙教授赠先父的《小说戏曲新考》,是赵景深教授赠送王运熙教授的,十分珍贵。1978年10月先父在西安参加20省市区47所古典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审定会议,有幸结识王运熙教授,其后一直有书信和互赠论文论著。王运熙教授还赠有《中国古代文论管窥》《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文心雕龙探索》。1993年10月14日先父病逝,王运熙教授在吊唁中云:“春祥同志为人诚恳,勤奋好学,多年来著述不倦,成果累累,蜚声于学术界。他的逝世,不仅是河南大学,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损失。”
  总之,先父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学人,这些签名本揭示了他的精神品格;这些签名本记录了中国古代文学学人之间的友谊,体现一种人文情怀;这些签名本折射了20世纪新时期中国古代文学学术文化的某些特征。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原音乐学院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