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大学 - 《河南大学报》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奋楫前行———写在“河南大学校报”公众号启用之时

作者:王文君 田馨滦    
2024-01-25     浏览(136)     (0)



  新年伊始,万物更新,2024年1月10日,《河南大学报》迎来了2024年首期暨第1295期的刊发。由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的“河南大学校报”公众号与大家正式见面了!
  百年征程,栉风沐雨。走过112年的岁月长河,河南大学从建校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双一流”建设下擘画两地三校区新格局,一代代河大人敢于探索、夙兴夜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贡献河大力量。《河南大学报》创刊伊始便始终与河南大学的发展同命运,与国家民族共呼吸,真实记录了这所百年名校的沧桑巨变,深刻反映了伟大时代的历史脉搏。
  巍巍上庠,厚土薪传。《河南大学报》前身为《河南中山大学周刊》,创刊于1929年12月。1930年9月7日,河南中山大学更名为河南大学,《河南中山大学周刊》随之更名为《河南大学校刊》,1931年又更名为《河南大学周刊》。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民族危亡迫在眉睫,1937年12月校报被迫停刊。河大师生奋起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浪潮,成立抗日救国会,相继创办抗日救亡刊物《救国先锋》报、《风雨》周刊,书写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不朽篇章。1942年3月,历经磨难的河南大学从省立升格为国立。随后,校报复刊,更名为《国立河南大学校刊》。1953年河南大学改称河南师范学院,《河南师院》创刊号于9月28日出版。此后70余年里,报名随校名变更多次调整,先后称为《河南师院》《开封师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大》《河南大学》《河南大学报》等,然校报终以《河南大学报》延续至今。这是一条栉风沐雨、积厚成势之路,冯友兰、范文澜、萧一山、姚雪垠、嵇文甫、张邃青、朱芳圃等著名专家、学者都曾于校报上激扬文字、语出铿锵。这是一条荡气回肠、文脉绵长之路,校报虽随时局变化和校名变更多次停刊、更名,然1000余期报纸、6000余万字笔墨,如实记录了河南大学112年来的奋斗史、抗争史、发展史,生动描绘了代代河大人“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热切渴望和不懈追求。
  踔厉奋发,勇立潮头。90余年来,校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经世纪风雨,革故鼎新。从1999年装备上了第一台“柯达DC265”数码照相机,较为领先地进入了数字时代;到河南大学九十年校庆,校报首次使用铜板纸彩色印刷,开始刊登彩色照片;到第899期,开始全面使用彩色摄影图片及彩色印刷;到2008年12月,校报电子版正式面世;再到今日,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校报成为河南大学融媒体矩阵的关键一环。校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不断生产大量优质内容,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贡献力量。她记录了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动学校“双一流”“双航母”建设落地的使命担当;记录了河大师生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在科技强国、科技强省之途中再攀高峰的奋勇争先;记录了河大张开雄厚臂膀,汇聚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博大胸襟;记录了河大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记录了河大师生在教书育人上春雨润物、在专业学习上脚踏实地、在国内外赛事中拔得头筹的锐意进取;记录了全体河大人团结奋斗、追求卓越,在新征程上不断实现新突破新跨越,熔铸“自信、拼搏、开放、创新”的新时代河大精神。
  山水万程,步履不停。历史荣光,今日使命。《河南大学报》将在新的起点上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在新征程上不断实现新跨越,守正创新、顺势而为、聚焦热点、服务师生,努力办一份让师生喜爱的、有高度、有温度的报纸,奏响新时代河南大学融媒体育人最强音,持续书写河南大学建设发展的壮丽华章,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