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教学先锋

刘譞哲:做学生成长的见证者

作者:■校报记李欣莲    
2022-01-05     浏览(536)     (0)

编者按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大学设立教学成就奖与教学卓越奖等一系列荣誉,树立了为北大教育教学辛勤耕耘、为人师表的师德典范,营造了重视教学和奖励先进的文化氛围,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报继续通过“教学先锋”栏目,将笔触对准获得 2021 年度北京大学“教学成就奖”的陈保亚、2021年度“教学卓越奖”的刘鸿雁、刘譞哲和黄迅等教师典型,讲述他们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动人故事。本篇报道为获得 2021 年度“教学卓越奖”的刘譞哲副教授。

刘譞哲在哈佛大学



扎根北大,常负赤子而趋

正如刘譞哲副教授的自我调侃,“我是一个特别纯的土博士”,他在北大这个美丽的园子里吸取营养、不断成长,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庇荫。1999 年,刘譞哲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在不断尝试与锻炼中逐渐萌发对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对知识的好奇,最终在梅宏教授的鼓励下坚定了学术之志,“国之所需,我之所愿。当一个人好奇心的满足为无数人带来积极的变化,这种成就感是加倍的。”因为不知道答案而好奇,因为未知而充满探索的动力,科研道路由兴趣驱动,但追寻答案的过程中却发现自己的好奇可以面向大众、面向社会,这便是无用中的“大用”。常怀对知识纯粹的敬畏、对学科的好奇、对更广阔面向的担当,科研道路对刘譞哲来说是必然之路:2003 年攻读直博,2009 年博士毕业后作博士后,2011 年出站后在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正式任教。在这一道路上,他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青年科学奖、青年长江学者、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等国内外多个重要奖项。回顾自己的科研历程,刘譞哲感慨:“我很庆幸,自己始终抱有对世界的好奇心。”

多种面向,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在讲授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时,刘譞哲常常强调一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的《论无用知识的有用性》是他非常喜欢和推崇的一篇文章。所谓无用的知识,是指相对于专业知识的知识。但无用和有用,都是相对的。无用的知识或许不会在短期内体现出价值,但长期来看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品位提升和精神世界完善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多多少少会觉得做理工科的不太需要学习人文知识,但其实很多颇有成就的人都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苹果电脑的字体就是由其创始人乔布斯亲自设计的,而这一设计灵感的来源则是他大学时期的美术课。无论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抑或是作为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美术’对于乔布斯来说都是看似‘无用’的知识,但最终它却为首次发明计算机上的可辨字体发挥了作用。”

刘譞哲提到,我们虽然在“专业化”的学制下学习,但要有打破专业限制的意识、要有对从不同角度看世界的渴望。理工科的人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文科的同学也要接触一些理工科的知识。

不仅仅是提倡与鼓励大家突破专业限制,刘譞哲也一直在躬身践行着自己对专业、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想激发科研想象、寻得灵感与创见时不妨多读读李太白,随之“一夜飞度镜湖月”去看看更辽阔的世界;要排遣研究失败苦闷得学学苏轼,多点“破帽多情却恋头”的解嘲,

“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和“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情趣,面对顺逆境自可超脱解忧。

“科研是我的生命,但我的生命却并不仅仅只有科研。诗词中也有养分,是不同的、多样的,但却与科研境界殊途同归。”怀抱着对诗词的热爱与敬意,刘譞哲于2019年参加了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并成为了“百行团”中的一员,

“诗词大会给予了我除本职工作之外,展现个人爱好和结识同道好友的平台,是一段十分美好的人生体验。”除了诗词,刘譞哲对“读书”有着更为全面的理解:

“为什么一个人要读文史哲的书籍呢?我个人理解,哲学是具体知识背后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框架,是知识无论如何更新换代都推不翻的、也是我们唯一能抓得紧、留得下的;历史是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接驳车,足以让我们稛载而归、昂首阔步;我们也离不开文学,是放松、是开拓、更是在语言的世界中体会与揣摩表达的魅力。”

始终对未知怀有敬畏,对知识充满渴望,以开放的心态看世界,而不是为自己划定专业的界限故步自封。这是刘譞哲看重的,也该是所有求学者谨记在心的。

亦师亦友,火传不知其尽

“我刚进入北大时几乎没有碰过电脑,基础很差,学业进展也不顺利。进入实验室后,老师对我‘量体裁衣’,给我大量的引导,既传知识、更重方法,让我找到了合适的科研方向和定位,培养我的科研方法和习惯,给予我很多锻炼的机会,要求极为严格但同时也很宽厚包容地允许我犯错误。”谈到自己学术的启蒙者与引领者梅宏教授时,刘譞哲的言语中带着感激与坚定,

“梅老师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而这种影响不会只停留于我的身上,我希望我能将这种‘师门学风’传承下去”。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譞哲坦言自己不喜欢做一个只告诉学生答案的旁观者,而是愿意做引导并参与他们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们一起共同成长,远比取得了一个具体的科研成绩重要。老师的职责,首先当是知识上的传授,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迷茫中找到光的方向,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挖掘自己的好奇心,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激发兴趣、找到定位不过是“选址”,更重要的是一起“搭建”“装饰”自己的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敢于试错才能进行真正的探索。”组会上,刘譞哲反倒成了“问题最多”的人,“这个研究好在哪?为什么是他做出来了?是因为有了更好的数据或工具还是因为有更新颖的思路?”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比正确与否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正是得益于这种教学风格,学生不仅取得了能力上的提高,更收获了“家”的温暖。组内的很多学生由此坚定了计算机的道路,或愿意留在组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进入华为、微软、阿里等公司充分施展自己所学……

老师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位引路人,但老师于无穷的知识而言同样也是一名“学生”,是与同学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战友。2015 年,刘譞哲老师和团队在云计算资源管理领域的成果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随后,他发现学生们在云计算上大量开展机器学习和大数据任务时,原有的云计算资源管理暴露了可扩展性、隐私等方面的问题,于是他和学生们又开始一起探索解决方案。在研究的过程中,刘譞哲觉得应该将这些知识凝练和沉淀下来,于是开设了一门研究生课程“分布式机器学习理论与系统”,并搭建了一个教学实验平台。在教学过程中,他和学生发现平台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并将项目内容进行总结,获得了中国学者在国际万维网大会WWW的首个“最佳论文奖”。同时,他也不断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将之沉淀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平台的一部分。因为立足前沿,内容新颖,这门课开课以来每年都出现选课“爆满”的情况。

人们常说,“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刘譞哲在从教生涯中也收获了自己的光荣与骄傲,被评为“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暨十佳教师”、获得“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学生的肯定让我很感动。作为老师,最欣慰的就是我能影响到我的学生。”过了十几年,虽然课程内容早已忘记,甚至连老师叫什么名字也想不起来,但某一瞬间的共鸣与感动却可永远珍藏在心,或许是某个琐碎的知识点,或许是老师无意间说到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又或许与课程内容毫无关联……但如回声,放大与共鸣之后,声波会再反射回来包裹着最初的声音。影响永远不是单向的,传递与叠加也可以并行不悖,在灵魂的共振之后是更为有力的跳动。“老师永远都希望学生比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老师的价值正在于此,我对这一职业的热爱也正在于此。”

所谓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大概便源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