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报》

绍兴之味

作者:王秋童    
2024-04-15     浏览(45)     (0)


江浙一带景区的一大特点就是门票极贵,你和他谈性价比,他和你说文化底蕴,倒是显得我不解风情了。正值绍兴旅游淡季,最近正免票,天气也很暖和,小雨中的古城很可以尽情一逛。

东湖,是此次绍兴之旅中最惊喜的景点。原先古老的采石场现在成了东湖,水墨风的岩壁遮住了阳光,湖水静静的,躺着几条乌篷船,船上的灯笼给水墨的东湖景添了一份鲜明。东湖和乌篷船简直是绝配,船夫悠悠踩着橹,划过水面。坐船来到岩壁边上,耳边还有东湖社戏伴响。点一份茴香豆,挑一个靠湖的好位置,社戏冲破课本的桎梏奔我而来。他们唱《西园记》,也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乐声在湖面上宛转悠扬。兰亭刚一进去,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有灵气”。有意思的是,没走两步感觉到尽头了,“就这么点大啊?”李先生刚抱怨完,又一境,由此循环往复,曲径通幽,直到走出去。

鲁迅故里,想必是绝大部分人来到绍兴的原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祖居到风情园,能明显感受到绍兴人对先生的重视。我们沿着路,一条一条地听着语音讲解,这好像是李先生近几年来旅行最沉浸的一次。王女士说,“这次是你爸第一次配合拍照”,语文老师对鲁迅可是真爱啊。

因为绍兴得天独厚的人文底蕴,大批大批的学生来此游学。我不知道这种游学是谁发起的,实在有趣。一群什么也不懂的小孩被硬拉在景点里做活动,一边被咔咔拍照。晚上十点多钟,我们已经累得瘫软在床上,酒店的隔壁房间传来一个母亲的大喊,“快背!不然你明天看能知道什么?”可是知道什么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国人总喜欢把一切东西弄得像应试教育一样,一定要有目的、有标准呢?不知先贤们看了作何感想。

绍兴的有名吃食好像都是小吃。最有名的是臭豆腐,给我感觉是普通臭豆腐但芯极软,各家味道都大差不差。木莲豆腐,听起来很奇怪,但是味觉上像是红糖口味的薄荷冰粉。非常令我意外的是黄酒棒冰,有种很奇异的嚼劲。我起先以为是加入了黄酒而产生的韧性,后来发现里面加了糯米,大概是冻了的缘故,融合得很好,几乎尝不出来有糯米。我是不喝酒的,黄酒棒冰几乎没有酒味,必须要推荐一下。

小吃之外的正餐让三个淮安人感到有点无从下口。我没见什么炒、烧,全是腌制后蒸、炸或是一锅煮了。绍兴人在烹饪方面重盐,一口下去,咸味直冲天灵盖。你很难感受到其它的味道,这股咸味已经牢牢控制了味觉的主导权。第一日的晚餐,去了寻宝记。这是一个绝大部分本地人都说别来的地方,我感觉到它的口感应该是改良过的,比较合我们的胃口。

第二日便挑了一个比较有名的本地小馆子,深度体验一下。河埠头,名字很怪的小馆,很像我老家的馄饨店。临河的小店装修简陋,但是人很多。还挺赶巧,店员说他们明天就要放假了。尽管李先生一再跟店员强调少盐,店员端着菜调侃,“少盐的菜来咯~”。但是很显然,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太咸了。鱼汤极腥,我盛了一碗喝不下去,夹了一条鱼在碗里。吃了一口鱼,趁李先生去结账,我偷偷把鱼埋在汤底,还悄悄嘱咐王女士 “别告诉爸”。“三千越甲可吞吴”,民风和饮食莫非也相关?